立项申请书代写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代写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代写
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代写
科技查新合同报告代写
软课题研究报告代写
医学专题报告代写
课题项目验收书代写
课题论证代写
课题项目开题报告代写
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代写
调研课题代写
项目结项报告书代写
国家基金标书写作攻略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手册
代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论文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
科研课题基金申请书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医学论文 ·哲学政法
·护理保健 ·内科临床
·外科骨科 ·儿科妇科
·心血管病 ·案例范本
·艺术体育 ·建筑工程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理工科学 ·经济管理
·基础医学 ·其它方向

机构: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741287446@qq.com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址: www.lw777.com
QQ:741287446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哲学政法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社会工作融入研究——以康巴什区为例
添加时间: 2020-7-11 15:35:59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015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社会工作融入研究——以康巴什区为例
 
摘 要
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为让失地农民充
分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政府规划建设了统筹城乡园区,将失地农民安置在园区
内的社区中,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
系列配套服务。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失地农民群体的特殊性、居住的集中性和
需求的多样性,此类社区的服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工作因其专业的
助人理念和完善的服务策略正在全面融入到社区服务中,成为提升社区服务的专
业路径。
本文选取康巴什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产生的背景经过和主
要特点。分析当前政府为这些安置社区提供的各类福利和公共服务,并结合这些
服务深挖社区服务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回应失地农民的需求,探究社会工作融
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路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
民安置社区服务的成效和不足,进而完善社会工作融入的策略。最终通过社会工
作融入后的优质社区服务,提升失地农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助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让失地农民充分享受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farmers lose their land and become
land
-
lost farmers. In order to enable land
-
lost farmers to fully enjoy the fruit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builds an park and settles land
-
lost farmers into the
communities. A series of supporting services such as housing,education,medical care
and old
-
age care is provided to the land
-
lost farmers in this kind of communities.
However,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land
-
lost farmers, the centrality of their residence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ir need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such
communities. Because of its professional concept of helping others and perfect service
strategy, social work is being integrated into community service, and becomes a
professional way to improve community service.
Kangbashi district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proces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ttlement
communities of land
-
lost farmers and analyzes all kinds of welfare and public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for resettlement communities.In combination with these
services,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problems which still exist in community services. In
responds to the needs of land
-
lost farmers,the author explores the ways and method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work.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hortcomings of social work integr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author wants to
improve the strategy of social work integration, increas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happiness of land
-
lost farmer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ies
can improve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land
-
lost
farmers will fully enjoy the results of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nd
-
lost farmersResettlement communitiesSocial work integration
II目 录
III
目 录
1 章 绪 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
1.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1.1.2 研究的背景
................................................................................................. 3
1.1.3 研究的意义
................................................................................................... 4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5
1.2.1 相关理论....................................................................................................... 5
1.2.2 文献综述
....................................................................................................... 6
1.3 研究的设计
........................................................................................................ 8
1.3.1 研究对象
......................................................................................................... 8
1.3.2 研究的问题
..................................................................................................... 9
1.3.3 研究的思路
..................................................................................................... 9
1.3.4 研究方法
....................................................................................................... 10
1.3.5 分析框架
....................................................................................................... 11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 12
2.1 失地农民安置的现实情况
................................................................................ 12
2.1.1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产生背景
................................................................. 12
2.1.2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产生的过程
................................................................. 13
2.1.3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主要特征
................................................................. 14
2.2 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
般状况
.................................................... 17
2.2.1 住房保障方面的状况
................................................................................. 17
2.2.2 政策优惠方面的状况
................................................................................. 17
2.2.3 就业服务方面的状况
................................................................................. 18
2.2.4 社区服务方面的状况
................................................................................. 18
2.3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 19
2.3.1 社区服务的精准性不强
............................................................................. 19
2.3.2 对未成年人的需求回应不足
..................................................................... 19
2.3.3 社区服务专业力量匮乏............................................................................. 20
2.3.4 群团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20
2.4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工作需求
........................................................ 20目 录
IV
2.4.1 0
-
3 岁婴幼儿家庭教育
...............................................................................21
2.4.2 未成年人亲子关系支持
............................................................................. 21
2.4.3 未成年人个人成长
..................................................................................... 22
2.4.4 青年就业创业及家庭教育
......................................................................... 23
2.4.5 中老年人健康及精神文化生活
................................................................. 24
2.4.6 残障人士城市适应
..................................................................................... 25
2.5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必要性
.................................................... 27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 29
3.1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过程
........................................................ 29
3.1.1 健全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
................................................. 29
3.1.2 搭建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专业平台
................................................. 29
3.1.3 开展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
................................................. 30
3.1.4 申报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 30
3.2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措施
........................................................ 31
3.2.1 以个案服务为工作融入的抓手
................................................................. 31
3.2.2 以小组活动为融入工作的平台
................................................................. 32
3.2.3 以特色活动调节融入工作的气氛
............................................................. 32
3.2.4 培育组织保证融入工作的持续
................................................................. 33
3.2.5 以有效服务提高融入工作的品质
............................................................. 33
3.3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成效
.......................................................... 35
3.3.1 促进了老年人的城市适应
......................................................................... 35
3.3.2 促进了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 35
3.3.3 促进了残疾人的城市适应
......................................................................... 36
3.3.4 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参与主体
..................................................................... 36
3.3.5 提高了农民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
................................................. 37
3.3.6 拓宽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
................................................................. 38
3.3.7 社工机构及社工自身得到了成长
............................................................. 38
3.4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基本经验................................................ 39
3.4.1 建立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
................................................. 39
3.4.2 善于运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现有资源
................................................. 39
3.4.3 持续做好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
......................................... 40
3.4.4 持续做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
............................................. 40
3.4.5 社工机构要不断成长融入社区各类服务
................................................. 41目 录
V
3.5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局限和不足
.............................................. 41
3.5.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不强
................................................. 44
3.5.2 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欠缺
..................................................... 41
3.5.3 社区社会组织的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 42
3.5.4 尚未建立起社会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 42
3.5.5 失地农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不高
......................................................... 42
3.5.6 党建社会工作的探索没有形成体系
......................................................... 43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 44
4.1 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 44
4.1.1 老年人健康养老及精神文化生活
............................................................. 44
4.1.2 残障人士康复及养老
................................................................................. 44
4.1.3 未成年人个人成长
..................................................................................... 45
4.2 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扩大居民自治参与主体
............................................ 45
4.2.1 鼓励居委会成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
..................................... 45
4.2.2 实施社区培力工程,培育发展壮大社区社会组织
................................. 45
4.2.3 建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协商工作机制
..................................................... 46
4.3 强化顶层设计,促进社会工作长远发展
........................................................ 47
4.3.1 完善社会工作政策保障
............................................................................. 47
4.3.2 加大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力度
......................................................... 47
4.4 促进社会工作融入社区群团服务和文化建设
................................................ 48
4.4.1 创新群团服务
............................................................................................. 48
4.4.2 深化志愿服务
............................................................................................. 48
4.4.3 促进文化融合
............................................................................................. 48
4.5 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
........................................................ 49
4.6 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水平
........................................................................ 49
4.6.1 培养社会工作
线实务人才
..................................................................... 49
4.6.2 培养社会工作本土督导人才
..................................................................... 49
4.6.3 强化社会工作专业宣传
............................................................................. 50
5 章 总结与反思
..................................................................................................... 51
5.1 康巴什区经验的推广应用
................................................................................ 51
5.2 创新、不足与未来发展
.................................................................................... 51
5.2.1 创新
............................................................................................................. 51目 录
VI
5.2.2 不足与未来发展
......................................................................................... 51
5.3 结语
.................................................................................................................... 52
参考文献
......................................................................................................................... 52
附 录
............................................................................................................................. 55
个人简历
......................................................................................................................... 71第 1 章 绪 论
1
第 1 章 绪 论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
察社区时也明确指出,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要把更多资源、
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是全国各地社区治理需要重点关注的重
要领域。在我国的社区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作为
个正在发展的职业和专业,
正在逐渐融入到社区服务当中,为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和品质化水平提供了专
业支撑,有效促进了此类特殊形态社区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
本文中,笔者尝试将自身工作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康巴什区失地
农民安置社区产生的背景过程,对失地农民的特征与需求以及现有的政府公共服
务配套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实践,找寻社
会工作在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中的准确定位和融入策略,是对新时代社区
服务模式的全新探索,是对我国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有益求索,有利于社会工
作的本土化发展,同时有利于推进基层社区服务在理念、手段、方法方面的创新。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是在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失去耕种的农田和原有生活方
式,被迫城市化的特殊群体
[1]
。根据土地持有情况,亦可将失地农民分为完全失地
农民和半失地农民。完全失地农民即土地被政府完全征收用于城市建设,农民获
得相应的土地补偿款,不再持有土地所有权。半失地农民为保留农民享有土地的
权利,但不再允许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且拆除其地上附着物,农民的土地可以通
过流转的方式由村集体决定使用办法。失去土地或地上附着物的农民离开农村搬
迁到近郊或城区。
第二,安置社区
Community
词,在中国最早由费孝通教授将其翻译为
社区
。在 2000 年第 1 章 绪 论
2
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首次对社区进行定义,指出
社区是指聚居在
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
。日文将
Community
词翻译为
生命共同体
,这就是
社群
的意涵。
社群并没有
地理空间的范围,只是分散在各地的
群人,彼此间有共同的关怀、行动的目标,
形成
生命共同体
的认同感,即称之为社群
……
因此,我们可以说,不论社群
或者社区,
群人彼此间能形成生命共同的关系,是其先决条件
[3]
。按照区域划
分,可以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安置社区分为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
安置社区和由于城镇化建设、旧城改造等原因产生的拆迁安置社区。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作为
种既不同于传统社区也不同于城市现代化社区的新
兴社区,同时兼具农村社区的属性和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的特征
[4]
本文所研究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指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
需要,政府通过征地规划,使农村村民就近整体上楼安置所形成的安置型社区。
此类社区往往拥有自身独特的人口构成。社区居民主要为土地被政府征收的农民,
人口异质性的加强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冲突。同时由于是新兴社区,社区的服务与
治理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通过服务有需要的困境群体和个人,解决其困难、激发其能力发
展、促进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协调,进而增进社会和谐的专业活动
[5]
社会工作来源于 19 世纪 60 年代末期英国的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以救济贫弱,抑制行乞为主要目的,成立睦邻组织,通过
友善访问员入户调查来发现需要帮助的群体。由此,逐渐发展成
种以专业知识、
价值伦理和技术方法为基础的服务方式
[6]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
恢复重建。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到中
组部、民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相关政策,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众多文件中
强调要积极发展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在民政救助、司法矫正、学校教育等
领域践行专业使命,甚至在党的建设方面也开始了逐步的探索,体现着
用生命
影响生命
的价值追求。由执政党和政府直接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而且富有成
效,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工作发展的
中国现象
并获得赞誉,它也成为我们
路自信
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社区服务
2006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社区第 1 章 绪 论
3
服务分为公共服务、互助性服务或者志愿服务和微利性服务
[7]
。社区服务在社会学
上的解释是:
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
利服务活动。其主要特征包括:社区服务不只是
些社会自发性和志愿性的服务
活动,而是有指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不是
般的社会服务
产业,它与经营性的社会服务业是有区别的;社区服务不是仅由少数人参与的为
其他人提供服务的社会活动,它是以社区全体居民的参与为基础,以自助与互助
相结合的社会公益活动。
1.1.2 研究的背景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 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
服务在世界各国都倍受关注。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初, 由于西方国
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进程不
断加快。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社区治理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
设,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
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明确指出,要
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
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
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
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
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 2019 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2539.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6 万
人。其中,城镇人口 1609.4 万人,乡村人口 930、2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63.4%, 比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 2.8 个百分点
[8]
。2019 年末鄂尔多
斯市常住人口 208.7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56.74 万人,乡村人口 52.02 万人,
城镇化率为 75.08%
[9]
。从以上几组数据不难看出,鄂尔多斯市的城市化率高于内
蒙古自治区 11.68 个百分点,因此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力度应对城镇化带来
的各项经济社会问题,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而康巴什区位于鄂
尔多斯市府所在地,目前已有 98%的农村人口通过城乡统筹战略转移进城安置在两
个社区中。第 1 章 绪 论
4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与以往的单个村居和城市社区不同,是不同几个村居安置
组成的社区,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利益冲突更加复杂使得失地农民安置社区
的服务与治理成为难题
[10]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隶属于乡镇或者街道办事处,在社
区服务体制上,有的采取传统的乡镇管理下的农村村委会服务体制,有的采取街
道直管下的城市居委会服务体制,而这两种服务体制主要还是表现为行政主导。
失地农民参与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协商等方面尚未形成体制机制,社区培育发展
社会组织的认识度和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依然突出。因而关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
的服务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
条有别于单纯依靠村民自治或居民自
治的社区服务新路径,实现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
作为
门起源于西方的专业学科,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国家已经有近百年的发
展历史,而在我国的发展中起步较晚。社会工作秉持的是
用生命影响生命
价值观和
助人自助
的服务理念,主要包含有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直接方法
和行政、督导、研究三大间接方法。这六大方法在社会服务各领域被广泛使用。
社会工作也因其不断地职业化和本土化,正在探索的路上不断融入社区的服务,
让社区的服务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需求不断多
样化,社区发展呈现差异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社区不断求索创新。社
会工作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社会工作要在新时代为推进社区服务创新做出新的尝
试和贡献。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高效融入,提升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新
实践是笔者根据康巴什区工作经验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
1.1.3 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以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创新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为研究目
标,期望对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实践研究,分析和总结在以优
势视角理论、赋权理论、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理论指引下,探讨社会工作融
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新模式。
,理论意义
本文试图以优势视角理论、赋权理论和
社区为本
的整合社区社会工作理
论为指引,结合本土个案进行研究,在理论层面对以上三个理论体系进行进
的扩充和完善。在优势视角理论指导下,借助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更好的挖
掘和运用失地农民及所在社区的优势,激发失地农民及所在社区的发展潜能。在
赋权理论视角下,通过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为失地农民中的老年人、残
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增强权能,提升失地农民的自我效能感。而
社区为本
第 1 章 绪 论
5
的整合社区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调动社区服
务各类资源。探讨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实践,在
定程度上丰
富了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在我国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中的研究与应用,也将优势
视角理论、赋权理论和
社区为本
的整合社区社会工作理论的关注范围进
延伸至特殊形态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对于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有着积极意义。
第二,现实意义
国内外关于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相关研究不够系统,缺少
健全完善的研究体系,也没有对特定区域,典型样本的实证研究。笔者论文的选
题,将康巴什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
安置社区的服务背景、服务过程、服务成效、服务经验、服务局限五个方面的调
查研究,尝试从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路径和策略角度,提出全
新的社区服务模式。
对标十九大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分析
和总结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模式,为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
找到准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能够为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能够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提出全新的尝试,从而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安置
社区的长远发展,推进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让失地农民充分享受城市
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通过对康巴什区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系统研究,有利于探
究城镇化背景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情况,分析社区服务中的成效与不足,从
而进
步完善此类社区服务的体制机制,提升社区服务品质,促进失地农民的情
感融入和社区融入,助力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同时也为我国此类社区
的服务提供
定的借鉴意义。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2.1 相关理论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Strengths perspective)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挑战而建构起
来的
种全新的视角。它的核心概念是围绕看到并能够真正洞见服务对象的优势第 1 章 绪 论
6
以及资源。优势视角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相信人们天生具有
种能力,着重于挖掘
案主自身的优点,利用案主自身的自然资源,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改变自身能
力,从而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优势视角倡导发现优势、充分赋权、相信
成员资格并悬置怀疑,相信抗逆力。
第二,赋权理论
Solomon(1976:16)是这样界定赋权的:
社工针对案主所采取的
系列
动的过程
……
旨在减少基于污名群体的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它涉及
辨识导致这
问题的权力障碍和旨在减少间接权利障碍的影响和减少直接权力障
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的发展实施。
[11]
赋权具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维度:(1)更具
积极意义和潜能的自我感的发展;(2)建构知识与能力以更批判性的理解个人环
境的社会和政治现实之网。(3)形成资源和策略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第三,
社区为本
的整合社会工作理论
社区为本
的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整个社区为基础,选择某
发而动全身
的社区公共议题作为社区工作的突破口,综合运用宏观、中
观和微观层面的各种专业及其专业化的助人自助与能力建设方法,与社区民众合
力解决民生及生态等诸多社区衰败的问题,重建社区感与可持续生活
[12]
1.2.2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学者 H.S,梅因在其撰写的《东西方村落社区》著作中,首先使用了
这个名称,
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
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互动
形成的,并通过共同的文化观念,维持团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3]
德国数学家滕尼斯(1887)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
社区
概念,认为社区是这样
种社会组织形式,社区内的构成人员之间具有相互情感
联系,相互协调,同时,有习惯和共同或者相近的社会价值观来约束
[14]
随着社区服务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和技术化,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
的社区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1968 年,罗夫曼(Rothman Tropman),将当时
流行的社区工作方法归纳为三大模式,包括地域性发展、社会规划及社会行动。
模式在西方社区工作的实践中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是
种经典的模式
划分。此外,泰勒和罗伯特(Talor Roberts)提出了五分法,包括项目开发与服
务协调、策划,社区联络、社区发展、政治行动。1995 年,威尔和甘布尔(Wail 第 1 章 绪 论
7
Gamble),在罗夫曼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社区工作的实务方法,将当时经常采用
的工作方法归纳为八大类,即邻舍与社会及社区组织、功能性社区组织、社区的
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规划、社会项目发展和社区联络、政治及社会行动、社会组
织联盟、社会运动
[15]
关于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西方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出了诸多策略模式。弗
兰克
·
法林顿(Frank Farrington)最早提出了社区发展的概念。沃克(A.Walke
提出社区照顾可分为三种模式,即 In Community
By Community
For Community
也就是在社区内照顾,由社区照顾和为社区照顾三种模式。通过三种模式的实施,
挖掘社区内各项资源,进而支持社区发展,对居民提供照顾服务的
种综合性的
介入策略。霍伯斯(Hobbs)认为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迁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发挥社区组织的积极作用就是
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功能就是通过新的服务形
式,缓和社会不安的状况
[16]
由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是依托于中国的国情而存在的,所以与之有直接相关
的研究较少。关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研究,新加坡著名学者王凯辉研究了新加
坡的拆迁居民社区后认为,政府用立法的形式,为安置社区的管理提供资金来源,
是保障安置社区的稳定和维护社会平等的重要的保障
[17]
。美国采用政社分离的管
理模式来管理和服务安置社区。
第二,国内研究综述
费孝通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引入了
社区
”一
词,从此我国开始了对社区问题
的探索与研究。1986 年,随着经济改革工作的重点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民政部及
时提出了开展以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以及普通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城市
社区服务的工作要求。1989 年,民政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会议,
推广交流试点经验,进
步有力地推动了社区服务在全国更大范围的开展。1989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
次将社区服务列
入了法律条文。2000 年民政部出台《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
区服务分为四项: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
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
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18]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是依托于中国的国情而存在的,是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背
景下,由政府强势介入产生的
种农村城市化发展结果。由于转化的时间短,涉
及人员多,加之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这些安置社区虽被纳入城市体
系,却与
般的城市社区有着较大差异,往往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性质和过渡第 1 章 绪 论
8
特征
[19]
关于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中可以查阅到
的文献中,有研究灾后灾民安置的服务,也有从问题对策、服务主体、服务手段
等方面就社会工作如何发挥作用进行的研究。博硕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多从微观
角度切入,如从环境治理、居民参与、家庭教育、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切入性研
究。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的研究多从微观层面上,多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为切
入,宏观上以市民化和城市融入为主。
第三,文献述评
纵观国内外关于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研究,总体呈现以下 3
个显著的特点,
是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由来已久。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切入点多
且范围广,视角多样,有微观的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医
疗问题,更有宏观的城市适应、社会融入、市民化问题等多个方面。二是社区服
务研究越来越热。从中国知网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社区服务的文献中,单 2019
年就占到了总文献资料的 11.3%。由此足见社区服务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
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研究积极推进。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在我国经历了起步
-
停滞
-
恢复
-
推进几个发展过程,2006 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了逐年提
升。
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积极推进,但单单从文献中不难看出,社会工作融入社
区服务的整合度和深度还很不足。大多数关于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研究还是
停留在个案、小组、社区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或者对于老年人、妇女、青
少年等服务对象的微观介入。从整合性上来说尚无太多的研究成果。从这方面来
说张和清发表的
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与实务模式探索
———
社区为本
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
”一
文从
社区为本
的理论视角和整合社会工作的实践角
度为我国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提供了前瞻性的方向指引
[20]
。赵孟营、王思斌发
表的
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
——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
社区治理的目标模式上为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与治理提供了指导
[21]
1.3 研究的设计
1.3.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为研究样本。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2009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 1 章 绪 论
9
人口转移工程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22]
。康巴什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府
所在地,于2010年全面开始实施人口转移工程,截止2019年底已转移98%的农村人
口,是鄂尔多斯市人口转移率最高的城市,因此有很强的代表性。康巴什区的失
地农民实行集中安置,由政府规划建设并投用了统筹城乡园区,将失地农民安置
在园区内的社区中。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具有
农村社区
村居混合型社区
和城市社区的显著特点,属于十分特殊的
类社区组织形态。
1.3.2 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工作融入的措施。
1.3.3 研究的思路
论文分为 5 个部分:
章绪论界定了相关概念,并说明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介绍了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包括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产
生的背景过程和特征、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
般状况、失地农民安置
社区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工作需求以及社会工作
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必要性。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近五年来康巴什区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
试。包括尝试的过程、措施、成效、经验以及仍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第四章通过对失地农民需求和当前社区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研究,给出了
包括聚焦重点人群开展专业服务、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强化社会工作顶层设计
等六个方面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第五章是结论,提出了康巴什区经验的推广应用以及研究的创新、不足和展
望。
本文的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技
术路线图如下所示(见图 1.1):第 1 章 绪 论
10
图 1.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1.3.4 研究方法
(1)参与式观察法
在本研究的资料收集阶段,笔者以
名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的双重身份,
8 年多的时间参与至个案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之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等参与式方
式,获取第
手的研究资料,进而提高研究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访谈法
围绕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实践的背景、过程、成效、启示、
局限五个方面,对康巴什区哈巴格希街道及其下辖各安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
线社工以及社会工作受益对象分别进行了针对
性的访谈,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访谈记录进行定性分析,提出可行的实践策略。
(3)问卷调查法
围绕失地农民的需求,笔者分别按照年龄结构对失地农民中的 0
-
3 岁家庭、
未成年人、青年、中老年人开展了问卷调查。每
类人群发放问卷 100 份,从而准
确掌握失地农民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另外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残疾人开展了
抽样问卷调查。
(4)文献法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较多,笔者全面搜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推进失地农民
服务、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第 1 章 绪 论
11
根据其他学者及人员的研究成果,总结并分析自己的研究结论。
(5)个案分析法
个案研究是笔者撰写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作为
门实务性极强的专业,
社会工作的研究更需要坚持实务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结合了自身在社区
社会工作
线的实务经验,将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案例进行了
全面的分析和梳理,进而给出了笔者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策略。
1.3.5 分析框架
图 1.2 论文分析框架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2
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本章将通过梳理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康巴什区的城市化
进程工作。在此过程中梳理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产生背景、过程及主要特征。介
绍当前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
般概况,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梳理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的需
求,分析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必要性。
2.1 失地农民安置的现实情况
2.1.1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产生背景
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为进
步加快
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突破,率先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8 年 9 月,鄂尔多斯市制定下发了《鄂尔多斯市
人民政府关于进
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各
级政府要将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作为农村牧区工作第
要务来抓,引导农牧民加快
转移,重点加强禁止开发区整体转移工作。
康巴什区是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驻地,总占地面积 372 平方公里,原有下辖
涉农街道 1 个,村委会 5 个,农村户籍人口 3716 户,8167 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
区。2007 年被鄂尔多斯市列为禁止开发区。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生活环境恶
劣,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的分散式发展方式也没有出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难以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
需求,恶劣的生存环境促使农民转移进城势在必行。
根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
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
文件精神,按照鄂尔多斯市加快现代化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康巴什区积
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城乡统筹、节约发展
战略要求,于 2010 年 6 月 1 日
出台《康巴什新区生态移民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开始实施生态移民转移工程,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0 日,已累计转移五个村的人口 3653 户 8013 人,人口转移率
为 98%。转移农民中有半失地农民(生态移民)1606 户 3693 人,完全失地农民(征
地移民)2047 户,4320 人。农村剩余人口 63 户 154 人,其中常住户 16 户 41 人,
外出户 47 户 113 人,占总户数的 2%。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3
2.1.2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产生的过程
为全面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康巴什区规划建设了商住兼顾、配套齐全的统筹
城乡园区,搭建了人口转移、城乡
体化发展平台,作为失地农民转移进城之后
的安置区。失地农民安置区也就是统筹城乡园区。园区配套有小学、幼儿园、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教育、医疗设施。园区由康巴什区当时唯
的涉农街道办事处,
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负责服务管理。
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前身为哈巴格希乡,2005 年 11 月经东胜区人民政府批准
改建为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地处鄂尔多斯市的政治、金融和文化中心
——
康巴什区,东与伊旗纳林陶亥镇毗邻,南以乌兰木伦河与伊旗阿镇为界,西与伊旗
苏布尔嘎镇相连,北与东胜区罕台镇接壤。210 国道、天骄路、包茂高速、东乌铁
路纵贯南北,荣乌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与鄂尔多斯机场隔河相望,交通四通八达,
地理位置优越。
哈巴格希街道辖区总面积 185.27 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 8167 人,流动人口
约 5000 人。街道辖 3 个社区,分别为新北社区、达尔罕社区和哈巴格希社区。其
中哈巴格希社区前身为哈巴格希村,于 2018 年结合社区
两委
换届整合为社区。
哈巴格希村原管辖的村民为康巴什区原下辖 5 个村的农民。由于城乡统筹发展,
失地农民转移安置进城,2012 年 5 个行政村合并为哈巴格希村。2011 年 6 月,统
筹城乡园区内的第
个社区新北社区正式成立。2011 年 5 月第
批失地农民安置
在新北社区四个住宅小区。当时社区配备工作人员 5 名,负责
期安置失地农民
的服务管理工作。社区最初服务阵地为开发商免费提供的居民住房,面积 80 平米。
期安置的失地农民共 1014 户、2948 人,占康巴什区移民总数的 36.8%。其中半
失地农民 2358 人,占移民总数的 80%,完全失地农民 590 人,占移民总数的 20%
(见图 2.1)。截至 2019 年 12 月 30 日该社区服务人口 1621 户、4979 人。外来
人口 607 户 1849 人,失地农民 1014 户 2948 人(见图 2.2)。
图 2.1 完全失地农民与半失地农民占比 图 2.2
期安置社区人口占比
2012 年 6 月,统筹城乡园区内的第二个社区达尔罕社区成立。达尔罕社区(农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4
家乐社区)于 2012 年 5 月 18 日成立,当时配备工作人员 7 名,管辖 4 个住宅小
区。其中有三个小区为失地农民定向安置小区,主要安置 2011 年 7 月之后因失去
土地而转移进城的农民。从 2014 年 4 月开始第二批失地农民陆续集中安置。二期
转移农民 2221 人,占康巴什区总移民人数的 27.7%。其中完全失地农民 1755 人,
占二期移民总数的 79%。半失地农民 466 人,占比 21%(见图 2.3)。截至 2019 年
12 月 30 日,社区服务总人口 3257 人,其中失地农民 2221 人,外来人口 1036 人
(见图 2.4)。
图 2.3 二期失地农民占比 图 2.4 二期安置社区服务人口占比
达尔罕社区服务阵地面积 6642 平米,于 2014 年 10 月 10 日正式投入使用,
是截至目前康巴什区面积最大,配套设施最齐全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14 年社
区投用伊始,街道为该社区配备工作人员 11 名。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0 日,康巴什区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服务人口 8236
人,其中失地农民 5169 人,占总服务人口的 63%。外来人口 3067 人,占总服务人
口 37%(见图 2.5)。
图 2.5 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总服务人口占比
2.1.3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主要特征
,特殊群体集中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5
从以上调研数据可以看出。社区服务人口中失地农民占到了社区服务总人口
的 63%。在 5169 名失地农民中,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775 人,占比 12%(见图 2.6)。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已进入老龄社区。康巴什区共有持证残疾人 643 人,其中失地
农民安置社区中有残疾人 325 名,占残疾人总数的 51%(见图 2.7)。老年人、残
疾人成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两大类重点服务人群。
图 2.6 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年龄结构占比 图 2.7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残障人士占比
第二,就业稳定性不强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有 18
-
60 周岁劳动力 4175 人,未就业失地农民 1288 人,
已就业失地农民 2887 人,就业率 69%(见图 2.8)。已就业失地农民中稳定就业
1540 人,创业 290 人,灵活就业 708 人(见图 2.9)。从下图可以看出,失地农
民的就业率远远低于城市社区。在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中,有 28%仍然从事园林、
绿化、环卫、保洁等基础性、临时性的工作,就业稳定性、长期性远远不够。
图 2.8 失地农民就业率 图 2.9 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占比
第三,受教育程度较低
从失地农民就业数据来看,按文化程度分析,未就业失地农民中初中及以下
文化程度的有 1076 人,占 76%;高中、中专的有 194 人,占 14%,大专及以上的
有 149 人,占 10%(见图 2.10)。失地农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6
图 2.10 失地农民文化结构占比
第四,居民自治传统
在 2018 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选举产生 10 名
居委会成员,其中失地农民 9 人,占总数的 90%(见图 2.11)。选举产生的 97 名
居民代表中,失地农民占比 100%(见图 2.12)。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失地农
民安置社区的居民自治工作沿用村委会的管理模式,与村委会的村民自治
样,
是传统的乡贤治理模式,嵌入式的自治力量缺乏。
图 2.11 社区居委会人员构成 图 2.12 社区居民代表人员构成
第五,社区党员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有党员 166 人,其中 98%为原 5 个行政村的农民党员,伴
随着人口转移安置在两个社区。以达尔罕社区为例,社区共有党员 78 人,其中失
地农民党员 67 名,占社区党员总数的 87%(见图 2.13)。失地农民党员年龄偏大,
仅 61 周岁及以上党员就占到了党员总数的 42%(见图 2.14)。从文化结构来分析,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失地农民党员占到党员总数的 58%(见图 2.15)。
图 2.13 社区居民代表人员构成 图 2.14 社区居民代表人员构成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7
图 2.15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党员构成
2.2 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
般状况
2.2.1 住房保障方面的状况
为改善失地农民居住环境,康巴什区规划建设了商住兼顾、配套齐全的统筹
城乡园区,搭建了人口转移、城乡
体化发展平台,作为失地农民安置区。按照
移民安置政策,失地农民以户为单位,可在康巴什区统筹城乡园区内按照 40 平方
米/人、毛坯房均价 2600 元/平方米或简装房均价 2800 元/每平米的标准购买
安置住房,超出规定面积部分按市场价补齐。安置房户型分为 60 平方米、80 平方
米、100 平方米、120 平方米。凡以户自行解决住房的转移农户,给予其住房补助
3 万元/人。失地农民在统筹城乡园区购买商业摊位,每人可享受 15 平方米、2000
元/平方米的补贴,自付金额为 4000 元/平方米,超出部分按市场价进行购买。
2.2.2 政策优惠方面的状况
为保障失地农民转移进城后顺利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康巴什区失地农
民转移进城后可享受政府各项政策优惠。
1.生活补贴优惠政策:失地农民中的半失地农民每人每年可享受 6000 元的生
活补贴。期间,每年核对
次人口增减情况。
2.
教育、医疗、文化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园区内商住兼顾、配套齐全,除
住房外还配套建设了师资雄厚的幼儿园 2 所。小学、高中各 1 所。设施完备的康
巴什区慢性病医院(哈巴格希卫生服务中心)1 个。文化活动室 6 个。丰富便利的
超市 10 家。农贸产品交易中心 1 个。在小区内和社区配套了各类文化活动室和健
身器材等,打造居民
半小时生活圈
,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发展,实
现了城乡居民共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资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
医保和社保方面优惠政策:凡转移进城失地农民,可自主选择参加农村新
型合作医疗或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两项政策选择其
,可自愿选择参加农村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8
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凡满足政策条件,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按年应缴及到龄
不足 15 年的费用由区财政承担,同时按照 450 元/人
·
月的标准享受养老保险补
助。
4.
低保、救助方面的优惠政策:凡失地农民,以户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全部纳入城镇低保范围,不再享受农村低保政策。五保户、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智障残疾人和精神病人在本人或监护人的同意下,由区民政
局按照相关政策将应享受的各类政策性补贴统筹安排。
5.
物业、供暖优惠政策:失地农民按移民安置规定范围内的居住面积,每年
可享受 80%的物业管理费和供暖费补贴。
2.2.3 就业服务方面的状况
康巴什区扶持发展统筹城乡园区内的各类产业,出台了税收、供暖费减免、
贷款贴息等方面配套优惠政策,降低失地农民经营成本,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截至 2019 年底,统筹城乡园区交易区已有 423 户 791 人失地农民购买摊位,面积
为 24217 平方米。
哈巴格希街道积极发动原下辖的农村基层组织牵头组建劳务公司,指导农民
就地就业,通过发展劳务经济累计解决 775 人就业,扶持创业 63 家、就业 120 人,
登记、推荐就业 450 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 3 家就业 20 人。
区农牧和水利局(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哈巴格希街道及其所辖社区通过
各类信息平台,累计发布就业创业培训招聘信息 15000 余条,举办招聘会 30 场次。
开展了计算机、手工编织、保安和烹饪等技能培训 78 场 2910 人次。吸纳转移农
民在园林、环卫等公益性岗位就业,失地农民目前就业率 69%。
2.2.4 社区服务方面的状况
完善硬件配套:高标准建设了两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 3 处小区活动室。其
中第
期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新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为 4632 平米,小区活动
室总建筑面积 1000 平米。另外配套有 3D 电影院
处、小区文化活动室 3 处。二
期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达尔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为 6642 平米,为目前康巴什
区面积最大的社区。该社区挂牌了鄂尔多斯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除此之外,为
满足辖区居民的室外文体活动需求,于 2014 年投入使用 5000 平米的百姓大舞台,
配套建设篮球、排球及羽毛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丰富失地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从 2012 年开始,陆续完善了各安置小区的硬化、绿化、亮化、技防监控、小区车
棚等基础设施。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19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 2013 年开始,哈巴格希街道每两年举办
次居民运动
会,由所辖社区积极承办。到目前已举办 4 期居民运动会。社区还积极培育社区
文体类协会组织,目前成熟的有红星艺术团、乡音二人台、宏达腰鼓队,共有文
艺骨干 70 余人。
2.3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2.3.1 社区服务的精准性不强
尽管政府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社区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
社区服务,但目前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依然存在着社区服务不够精准、服务效果不
佳、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和不足。
失地农民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增加,而社区服务从精准性再到品
质化上还没有同步跟上。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于进
步提升。
(根据对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访谈记录整理)
服务的精准性、服务效果、服务成效与失地农民的满意度之间还有差距。社
区干部承担的行政工作太多,被过度行政化,上门入户服务少,掌握民情不准,
投入服务居民的时间少,服务不精准、不专业。
(根据对社区党委负责人访谈记录整理)
2.3.2 对未成年人的需求回应不足
从对未成年人开展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子女很少参
与社区活动,在
失地农民子女选择日常玩耍的地方
项目中,仅有 6 名未成年
人选择到社区,占总体比例的 6%(见图 2.16)。失地农民子女结交朋友的主要途
径是参加学校生活以及其他活动。通过参加社区活动来结交朋友的仅有 4 人,占
比 4%(见图 2.17)。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未能有效搭建服务未
成年人的平台,促进未成年人的参与。
图 2.16 失地农民子女日常玩耍的地方 图 2.17 失地农民子女结交朋友的主要途径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0
2.3.3 社区服务专业力量匮乏
社区服务需要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特殊群体多、群众需求
多样,更应该有充足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而康巴什区的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
中在康巴什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仅有 2 家,在全区 90 家社会组织中占比
仅有 2%(见图 2.18)。由此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专业服务力量匮乏。
图 2.18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占比
2.3.4 群团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虽然有专人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
代等群团
工作,但具体负责人都是社区行政干部。由于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社区干部还同
时负责包楼栋、做统计、报报表等其他重点工作,导致社区干部在群团工作中投
入精力不足。另外,居民参与群团组织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群团
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我社区工青妇工作由
人负责,关心下
代工作由另外
名干部负责。这两
名干部同时负责小区包片、卫生计生、人大、收发文等
系列工作。群团组织虽
然已经健全,但受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影响,在具体服务中投入精力不足,创新性
不足,发动群众参与群团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方法不多,导致群团组织在社区服务
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根据对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访谈记录整理)
2.4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工作需求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分别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 0
-
3 岁婴幼儿家庭、儿
童青少年、青年、中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开展了需求调查。在完成问卷收集之后,
笔者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在做好数据分析的同时,对访谈记录进行了梳理总
结,最终按照失地农民年龄结构和群体特征得出需求调研结果。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1
2.4.1 0
-
3 岁婴幼儿家庭教育
在收集回来的 100 份有效问卷中,调查人问到
作为宝宝的家长或照料人,
您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知识吗?
时,填写非常了解的 22 人,比较了解的 26 人,
般了解的 47 人,不了解的 5 人。占比最高的是
般了解,占比率 47%(见图 2.19)。
当被问及
作为宝宝的父母或照料人,您是否会将不良情绪带到宝宝照料或教育
过程中?
时,有 69%的失地农民回答会将不良情绪带到宝宝的照料或教育当中(见
图 2.20)。但被问到
如果社工在社区组织
些针对宝宝的服务或活动,您会带
着宝宝参加吗?
,有 51%的受访对象回答
定参加,41%的受访对象考虑参加(见
图 2.21)。从以上三组数据不难得出,失地农民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
些突出
的问题,也有迫切的社会工作专业需求。
图 2.19 对幼儿家庭教育的了解情况 图 2.20 受访对象的情绪影响情况
图 2.21 受访对象是否愿意参加社工组织的活动占比
2.4.2 未成年人亲子关系支持
在发放的 100 份针对 3
-
18 周岁未成年人的需求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 95 份。
其中 15 至 18 周岁占比 44%(见图 2.22)。目前正在就读高中的学生占比 66%(见
图 2.23)。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2
图 2.22 受访未成年人年龄结构 图 2.23 受访未成年人就读情况
你的心里话通常会对谁说
提问项目中,31%的未成年人选择和好友
说,28%的受访对象选择和网友说。只有 18%的受访对象选择和自己的父母说(见
图 2.24)。由此可见,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亲子沟通方面的隔阂。在
时父母与你
起外出游玩吗?
提问项目中,有 51%的受访对象偶尔会在节假
日游玩,有 40%的受访对象因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他们游玩(见图 2.25)。
你最希望父母亲关心你什么?
提问项目中,有 60%的受访对象表示他们想要
父母关心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见图 2.2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有父
母情感陪伴和亲子沟通方面的需求。
图 2.24 受访未成年人亲子沟通情况 图 2.25 受访未成年人家庭陪伴情况
图 2.26 受访未成年人希望父母关心的内容
2.4.3 未成年人个人成长
在面向未成年人发放并回收的 95 份有效问卷中,当问及
您希望社工可以提
供哪些服务
时,未成年人提出了学习辅导、文娱活动支持等 10 个方面的服务内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3
容(见图 2.27)。在
请问以下活动主题您感兴趣的有哪些?
时,未成年人提
出了兴趣培养、倾诉交流等 9 个方面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见图 2.28)。
图 2.27 未成年人希望社工提供的服务内容
图 2.28 未成年人感兴趣的社区活动内容
2.4.4 青年就业创业及家庭教育
笔者对 100 名 18 至 45 周岁失地农民青年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96
份。其中男性 54 份,女性 42 份。已婚 64 人,未婚、离异、再婚共计 32 人(见
图 2.29)。公务员 10 人,企事业单位员工 20 人,灵活从业人员 36 人,无业 30
人(见图 2.30)。受访对象因文化结构等因素影响,整体就业率低,在技能培训、
企业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有提升的需求(见图 2.31)。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4
图 2.29 受访青年婚姻状况 图 2.30 受访青年就业状况
图 2.31 受访青年需求列表
2.4.5 中老年人健康及精神文化生活
在对 46 周岁及以上 100 名中老年人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 95 份,
参与调查的失地农民中,有男性 59 人,女性 36 人。失地农民中的中老年人整体
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到了总调查人数 45%(见图 2.32)。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失地农民中的中老年人有健康及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
图 2.32 受访中老年人化结构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5
图 2.33 受访中老年人需求列表
问卷中提到,目前,您最希望社区为您提供哪类服务?有 70 名受访对象提到
了健康咨询或检查,28 名老年人提到了娱乐休闲活动(见图 2.33)。从以上分析
图可以看出,失地农民中的中老年人有强烈的健康、文化娱乐以及家政等方面的
服务需求。
2.4.6 残障人士城市适应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有 325 名残疾人,占康巴什区残疾人总数的 51%。其中
60 周岁及以上残疾人占比 58%(见图 2.34),3
-
4 级轻度残疾人占比 71%(见图
2.35)。按照残疾类别,肢体占比最高,达 54%(见图 2.36)。
图 2.34 失地农民残疾人年龄结构 图 2.35 残疾人残疾等级及占比
图 2.36 失地农民中残疾人类别及占比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6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与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选取了 66 名残疾人开展需
求调查,其中 18 周岁以下调查了 1 位,为 12 岁智力二级残疾女孩。19
59 周岁
残疾人调查了 26 位,其中男性 22 位,女性 4 位。60 周岁及以上残疾人调查了 39
位,其中男性 33 位,女性 6 位。当问及您觉得残疾妨碍到您的日常生活吗?有 44%
的受访对象表示比较影响(见图 2.37)。到问及需求时,有 52 名残疾人提到了体
检的需求,有 26 人提到了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见图 2.38)。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残疾人有康复和健康方面的需求。当问及残疾人是否有兴趣参与社工机构开展的
活动时,有 44%的残疾人表示很乐意,26%的残疾人表示愿意(见图 2.39)。由此
可见失地农民中的残疾人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需求。
图 2.37 受访对象对自身残疾的感受
图 2.38 受访残疾人需要的养老服务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7
图 2.39 受访残疾人对社工机构开展活动的参与兴趣
2.5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
指出:
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
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
。这
重要讲话是对社会工作积极参与 2020 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社会工作在统筹推进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社区是由若干个居民小区组成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作为居民集中居住的小
区,
定存在着多样的群体和多样的需求,而社会工作是
个专业的助人工作。
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是相对于其他相关专业或非专业的活动而言的,最为核心
的是其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念、科学艺术的工作方法和理性务实的服务风格
[23]
社会工作的职业目标就是回应社区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社
会工作在社区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调研资料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失地农
民安置社区还存在着社区专业服务力量不足、社区工作者行政化严重,社区工作
者开展社区服务时间不足、精力不足、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强、精准性不够等问
题,急需要专业的服务团队融入。
作者: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和定位应该是怎样的?
街道党工委负责人:社会工作能够作为社区服务的专业化路径,提高社区服
务的精准化水平。社会工作能够发挥润滑剂的作用,促进社区的和谐。社会工作
能够为特殊群体赋能,提高特殊群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工
作是社区服务不可或缺的
部分,能够弥补社区服务的
些空白。
(根据对街道党工委负责人的访谈记录整理)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社会工作最早就是以移民为重点服务对象之
。在我国,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工作服务失地农民是失地农民本第 2 章 失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28
身的需要,也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重
心向社区下沉,提高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这些都是随着我国政府职
能转变,政府行政干预减少,公共服务职能受到重视的集中表现。在这种背景下,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问
题,这是新时代社会工作的使命所在。另外,由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我国失地
农民是
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在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需求和问
题,这些需求回应的如何、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农民失去土地后有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两种方式,其中集中安置带来的矛盾
和问题更多,挑战更大。所以,针对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服务为我国正在发
展中的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其施展才华的重要阵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只有通过
广泛而深刻的介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领域,并取得专业服务的社会效益,
才更能够向社会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从而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同时,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实战领域,专业
社会工作通过介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可以在这
领域中去检验和发展自
身的价值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其中培养出
支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
才队伍。
作者:怎样看待社会工作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
是社会工作在社区开展的服务更加精准。特别是对于
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掌握的更精准,服务的更贴切。二是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
业服务提高了失地农民对社区的认可度。三是社区工作者通过自学考取社会工作
者职业资格证书,在学习和考证过程中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四是通过
参加社工组织的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加快了失地
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根据对达尔罕社区党委负责人的访谈记录整理)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29
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本, 章详细介绍了康巴什区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过程和措施,从
具体实践中发现融入的成效和启示,并客观地指出实践中的局限和不足。
3.1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过程
3.1.1 健全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
康巴什区为鄂尔多斯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先行试点地区,2015 年在全区范围
内开展了街道去机关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通过精简街道干部、配强社区工作
者的方式强化社区服务与治理保障。在社区的工作机制上,设置社区党委、社区
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
“一
中心
(见
3.1)。其中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在本级民政部门直接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
专业服务机构。将社区工作者中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
安排进入机构,负责机构的运转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
为保障社工中心更好的发现社区居民需求、找准社区发展的问题,采取社区
居委会主任兼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的交叉任职模式,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
化和本土化的发展。康巴什区的 2 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在改革中均成立了社区社
会工作服务中心。每个社区社工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居委会成员作为专业的
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社会工作的开展。
图 3.1 改革前后社区服务工作机制对比
3.1.2 搭建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专业平台
2016 年,康巴什区民政局将条件较为成熟的其中
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确定
为康巴什区社会工作实务实习实训基地,配套下拨三实基地建设经费 15 万元。三
实基地按照满足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服务方法的功能建设。有容纳 200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0
人培训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多功能室、50 人的小组活动室以及心理咨询、个案工作
室。通过平台的建立,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创造了条件。
3.1.3 开展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
康巴什区重视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鼓励社区工作者参与全国社会工
作者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15 年至 2019 年间,康巴什区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
有 34 名社区工作者参加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有 7 名社会工作者
在社区工作,其中社会工作师 5 名、助理社会工作师 2 名,占社区工作者总数的
17%(见图 3.2)。
在组织参加全国统考的基础上,失地农民安置社区采取社区推荐、机构选派
和社区工作者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见表 3.1)。
图 3.2 社区工作者持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占比
表 3.1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工人才培养情况列表
时间
选派
人数
职级 党内职务
派出地/
学地
培训学习内容
2015 4 社工师
社区党组织书记、党组
织副书记、居委会副主
深圳
社会工作行政督导
社会工作实务督导
2016 1 社工师 社区党组织组织委员 广东
线社工实务
2016 1 社工师 社区党组织书记 美国 社会工作管理与实务
2017 1 社工师 社区党组织书记 香港 学校社会工作
2017 1 社工师 社区党组织宣传委员 重庆 社会工作
2017 1
线社工 无 广东 社区社会工作
2018 1 社工师 社区党组织宣传委员 深圳 社会工作实务督导
3.1.4 申报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1
2 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 2015 年成立以来,共承接内蒙古
自治区至康巴什区本级政府购买服务经费 64.5 万元(见表 3.2)。其中达尔罕社
区为 2016 年鄂尔多斯市第
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社区。
表 3.2 社区社工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览表
时间 资助方 项目类型 金额(万) 服务对象
2015
自治区民政
社区社会工作
6(两个
机构各 3
万)
社区居民
2015
康巴什区
民政局
老年文体宣传 1.5 社区老年人
2015
康巴什区
民政局
老年人居家养老 7 社区老年人
2016
自治区民政
社区社会工作 4 社区居民
2017
康巴什区
民政局
统筹城乡移民后社区老年人关爱 1 社区老年人
2017
康巴什区
民政局
社区社会工作 5 社区居民
2017
鄂尔多斯市
民政局
残障人士城市适应 20 社区残障人士
2018
自治区民政
残障人士社区社会工作 10 社区残障人士
2019
自治区民政
社区社会工作 10 社区党员、青少
年、老年人等
合计 64.5
3.2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措施
作为
种特殊的社区组织形态,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其他城市社
区或农村社区还存在着
定的不同。按照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为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提供了个案服务 35 个,小组服务 22 个,社区
活动 120 场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介入社区服务不断强化社
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融入程度。
3.2.1 以个案服务为工作融入的抓手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2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特殊群体多,其中 60 周岁老年人占 12%,残障人士占全区
51%。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心理适应、城市适应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需求。社会工作者
回应需求,开展了针对失地农民的困难救助、心理疏导、纠纷调解、就业引导和
残障人士帮扶五大类个案服务(见图 3.3),让失地农民从心理上和生活上感受到
社区的温暖。
图 3.3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失地农民提供的个案服务情况
3.2.2 以小组活动为融入工作的平台
由于失地农民是由原来 5 个行政村的农民混合组成的,因此原先以村委会、
生产队为组织单位的组织形态不再存在。为了有效促进失地农民之间的互相沟通、
交流,社工机构策划开展了以提升居委会自治能力的居民自治小组,以提升社区
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增能小组,以促进残障人士心理调适为目的的康复小组和减压
小组等共 22 个(见图 3.4)。通过小组工作促进了失地农民之间的充分融入。
图 3.4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失地农民开展的小组情况
3.2.3 以特色活动调节融入工作的气氛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3
社区工作靠文化,文化工作靠活动。为了促进失地农民之间的互动,让失地
农民更好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掌握技能,提升本领,提高社区的归属感,社会
工作者做好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等角色,为失地农民开展了文艺汇演、居民
运动会、招聘会、茶话会等活动 120 场次(见图 3.5)。
图 3.5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失地农民开展的社区活动
3.2.4 培育组织保证融入工作的持续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从 2015 年 7 月成立 2 家社工机构以来,运用社会工作专业
方法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2015 年至 2019 年间将社区备案型社会组织从之前的
3 家文体艺术类社会组织培育到 2019 年的 16 家(见图 3.6),这些社区备案型社
会组织包括文体艺术类、志愿服务类、调解类和党建社会工作类。
星火
党建
服务中心在社区培育成熟后在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是康巴什区第
家专业服务
党建的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图 3.6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区培育孵化的社区社会组织情况
3.2.5 以有效服务提高融入工作的品质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4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成立了两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其中达尔罕社区社会工
作服务中心在高效保质完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同时,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积极
主动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社区服务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党建、共
青团、工会建设方面创新出力(见表 3.3)。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先后承
办了鄂尔多斯市 2017 年第二期
暖心党建、红色沙龙
主题党日活动、康巴什区
2017 年第
助力党建
·
你我同行
党建沙龙活动。并为本社区每月
次的主
题党日活动提供专业服务。通过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党建创新,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得到了鄂尔多斯市委及康巴什区委的充分认可,其探索出的
建工作坊
和党员教育小组法为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提升社区党员学习教育
成效,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 2016 年
两学
学习
教育和 2019 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期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表 3.3 社区社工机构助力社区服务代表性项目简表
时间 融入方向 融入方式 主要贡献
2016 年 党务服务
策划
两学
学习教育
四讲四有
四次专题研讨会
党建工作坊
小组工作法
2017 年 党务服务
承办全市第二期
暖心党建
·
红色沙龙
主题活动
党建工作坊
2017 年 党务服务
承办康巴什区首期
助力党建
·
你我同行
主题活动 党建工作坊
2017 年 社区文化 承办街道第三届居民运动会 活动策划
2017 年 关心下
代 承办街道第
届社区儿童节 活动策划
2018 年 社区党建
承办
2017 我们在
·
2018 我们再出
社区工作年会
方案设计
2019 年 团建 承办
青春有我
·
爱在社区
主题团日 方案设计
2019 年 党建
汇聚共建情
·
关爱蒲公英
——
社区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干部走
进幼儿园志愿服务活动
方案设计、组织
实施
2019 年 文化、工会 承办街道第四届居民运动会
方案设计、策划、
组织、实施
2019 年 党务
策划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党员教育小组(工作坊)80 场次
策划、组织、实
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5
3.3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成效
3.3.1 促进了老年人的城市适应
在社工机构承接的社会工作 10 个服务项目中,其中针对老年人的项目有 3 个,
占到了项目总数的 33%。三个项目中具体服务内容有老年人居家养老、老年人文体
宣传、老年人关爱。在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中,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中的所有
60 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家庭享受到了社工机构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涵盖
链接资源提供的家政服务和为老年人提供的义务理发、上门义诊、健康理疗等服
务。在老年人文体宣传中,社工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文化带头人培训和文艺能人
培养工作。在老年人关爱项目中,社工机构为老年人设计并开展了文化宣传、情
感陪伴、志愿服务、心理援助等专业的服务。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老年人
的城市适应。
3.3.2 促进了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 2015 年以来承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至本级民政局
购买服务项目 10 个,项目直接服务人数 6633 人,间接服务 12400 人次(见图 3.7)。
购买服务项目涉及失地农民中的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障人士等各类人群。
项目内容包含失地农民创业就业、残障人士城市适应、老年人文体服务、失地农
民自组织培育等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工作在社区各方面服务中的深度融入,越来
越多的失地农民被渐渐的吸引过来、参与进来、凝聚起来。失地农民之间的互动
得以增强,文化参与度提升,城市生活新技能持续获得,对社区的认可度提高。
图 3.7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项目的受益情况
作者:社工机构的成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开展对社区服务有无积极影响?
如有,你觉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区党委负责人:有积极的影响。每年社工机构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和精神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6
文明创建活动,居民通过参与活动能够加快彼此之间的融合,打破了之前五个村
的地域限制,原来五个村的失地农民可以通过社区活动互相沟通交流、相融发展,
同时与外来买房人员充分交流互动,促进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
居委会主任:有积极的影响。社工机构成立以来开展的项目提高了失地农民
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失地农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根据对社区党委负责人、居委会主任访谈记录整理)
3.3.3 促进了残疾人的城市适应
达尔罕社区社工机构共承接了两次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项目,项目内容为残
障人士的城市适应,其中包含文娱活动类、健康理疗类、心理咨询类等方面,通
过项目的实施,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残障人士的城市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服务对象参加中心试点项目服务后,有至少 20 名残障人士在就业能力上得到
了提升;有至少 60 人了解到了健康管理的意识。如康丽小区的刘 GE,在参加
约康复
·
加码幸福
残障人士康复训练小组时,与鄂尔多斯仕博健康城孙医师互
动后,主动提出自己要戒烟戒酒,并改变每天吃肉的习惯;有至少 27 人提升了人
际交往技巧,并在人际关系方面得到了改善。在社区开展的
平等互助
·
你我他
残障人士人际关系小组,小组目标是让残障人士了学会人际关系沟通与维护的技
巧与知识。作为
个开放式的小组,最初小组只有 11 位残障人士报名参加,等到
第四节的时候,小组人数已达 27 人。小组成员,康祥小区李 QS 与高 ZS,从最初
参加小组活动时,坐到
起不打招呼,在第三节时,俩人有说有笑
起来参加小
组;有至少 200 名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走向社区,参加了残障人士
感恩有你
·
暖如
一”
分享会、残障人士新年文艺展演活动、元宵节系列活动等。同时,试点
项目的社区活动都是面对整个社区推进,从社区层面上营造了社区对残障人士的
接纳氛围。中心举办的残障人士志愿者成长小组,吸引了 17 人参加,改变了他们
对残障的看法,并掌握了如何与残障人士相处的技巧。残障人士新年文艺展演活
动吸引 100 余人参加,他们展示了唱歌、乐器、地方小戏等才艺,促进了残障人
士与社区的共融。
(摘自
同住品质城
·
情暖残障心
”——
康巴什北区残障人士城市适应项目
末期自评报告)
3.3.4 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参与主体
通过社工机构的专业指导、培育孵化,居委会的在地支持,失地农民安置社
区在三年内培育孵化了社区自治组织 16 家,除文体类社区社会组织外,还培育成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7
熟了调解类、党建类社会组织,为促进社区再组织化,推进居民自治,巩固党的
基层执政基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作者:社工机构的成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融入对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有无
积极影响?如有,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居委会主任:社工机构的成立对推进居民自治有积极的影响。社工机构承接
回来的项目里包含居民代表茶话会、居民代表增能小组和各类居民文化体育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这些小组、培训以及社区活动,失地农民能够被有效的组织起来、
动员起来。提高了失地农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升居委会的组织
力、动员力和号召力,增强失地农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居委会更
好地掌握民情,提高服务能力。
(根据对社区居委会主任的访谈记录整理)
3.3.5 提高了农民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
基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党员的特殊构成,该社区将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运用
到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中,由社工机构策划实施的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暖心党
建、红色沙龙
和康巴什区委组织部
助力党建
·
你我同行
活动,运用小组工
作法,使党员在互动、沉浸、分享中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思想的淬炼。整合运用
小组工作和社区活动的方法在社区居民党员中开展的
最美的初心
·
最好的纪
”——
党员初心分享汇以及
家风有源
·
文明有我
”——
党风带社风促民风小
组,因教育性、互动性、参与性等多种优点,受到了党员的
致好评,失地农民
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党员能够
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中来,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共产
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影响和促进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思想凝聚和力
量凝聚。
作者:社区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中,你认为是否有成
效?如有请具体说明。
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社
会工作个案工作法能够让党组织更好地发现党员的需求,精准地提供服务。比如对生活困
难党员能够发挥党建社工资源链接者、支持者和陪伴着的角色,及时为其提供情感陪伴、
生活关怀和心理援助等服务。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的党员能够坚持需求为本的原则,通
过赠送收音机等方式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提高党员学习教育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在党员学习教育中广泛应用小组工作法,能够有效促进党员的参与,加强
党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非常明显,
些不积极参加党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8
组织活动的党员也非常愿意参与进来。
党员代表:近年来在组织党员学习教育方面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了,党员的参与性得到
了很大的提升,对党组织的评价也很高。
(根据对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员代表的访谈记录整理)
3.3.6 拓宽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
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有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共 13
个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社区服务的 5 年中,除了开展了社区社会工作、老
年人社会工作外,还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即党建社会工作。
党建社会工作
是社会工作体系中的
个领域,也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
次尝试。关
于党建社会工作的定义,学界目前尚无定论。刘嘉民、赵宝爱在
浅析党建社会
工作之客体
”一
文中对党建社会工作的定义是
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伦理的指
引下,通过专业方法,为党建工作(包括从事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党员)与普通
民众服务,解决党建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建立过硬、高效的党组织,为社会成员
提供高品质的社会服务的专业工作
。达尔罕社区社工机构在做好购买服务项目
的同时,协助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共驻共建活动和面向党员开展的党员教育小组以
党建工作坊
,提升了党员学习教育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提升了社区党组织
组织力,最重要的是为本社工机构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提供了崭新的方向。
3.3.7 社工机构及社工自身得到了成长
2015 年成立以来的达尔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的同时,坚持提升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和社工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见表 3.4
-
3.5)。
表 3.4 达尔罕社区社工机构获奖情况简表
时间 授予主体 荣誉名称
2016 年 康巴什区民政局 最具人气品牌社会组织
2017 年 康巴什区民政局 优秀社会组织实干奖
2018 年 康巴什区民政局 优秀社会组织最佳创新奖
2019
鄂尔多斯市
社会工作师联合会
优秀单位会员
2019 年 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先进基层党组织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39
表 3.5 达尔罕社区社工机构社工所获荣誉简表
时间 职务 授予单位 荣誉名称
2016 年 机构支部书记 康巴什区委组织部 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7 年 机构支部书记 康巴什区民政局 优秀社工
2016 年 机构社工 鄂尔多斯团市委 优秀志愿者
2017 年 机构社工 康巴什团区委 最美志愿者
2017 年 机构社工 康巴什团区委 优秀志愿者
2018 年 机构社工 康巴什团区委 最美小飞骏(志愿者)
2018 年 机构社工
鄂尔多斯市民政局
鄂尔多斯市社会工作师联合会
相聚草原
·
社工论剑
实务能力演绎大赛第二名
2019 年 机构支部书记 鄂尔多斯市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
2019 年 机构社工 达尔罕社区 优秀社会工作者
3.4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基本经验
3.4.1 建立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
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
“一
中心
的社区组织设置模式,有利于
服务站、居委会、社工中心的融合发展,体现了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保障了
社区行政性事务和居民自治性事务的专项管理,更促进了社会工作在社区的融入。
社区居委会主任与社区社工中心交叉任职的组织设置模式,不仅为社工走进社区、
了解社区、掌握民情、服务居民创造了可能,而且为居委会开展居民自治工作提
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两者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社工机构策划项目、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提供了真实的依据。居委会在协助社工机构完成购买服务中增
进了与居民的接触,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居委会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互动互赢,
最终让失地居民享受到了机制创新带来的发展成果。
3.4.2 善于运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现有资源
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以社区问题或社区需求为导向,在社区工作中首先对社
区进行需求调查或社区问题界定以解决社区现有问题为目标。而社工机构在介入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中运用小组工作法,将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业
主委员会主任、党员示范户、物业公司负责人、居民文艺队负责人召集起来,开
展了
同心携手
·
共话圆梦
党群干群小组,大家畅所欲言,通过 SWOT
析法,评估分析了社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见表 3.6)。通过 SWOT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40
分析法的运用,社区能够更好的发现自身优势,从而运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的社
区,进而有方向性的开展社区服务。
表 3.6 社区社工机构开展党群干群小组时做的社区 SWOT 分析
3.4.3 持续做好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
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实践中不难看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特别重视社
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先后有 5 名社区工作者前往美国、香港、广东、北京等
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学习专业社会工作督导及实务知识。
3.4.4 持续做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
康巴什区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在 2015 年均注册成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
构。其中达尔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连续 5 年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不仅为
社工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更促进了社区的文化建设、公益发展、居
民自治。针对失地农民定制的
社区融入项目
老年人文体宣传项目
障人士城市适应
项目,解决了失地农民在文化教育、城市适应、社会融入等实
际的困难,促进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有利于社区服务的提质增效。从实践成
效来分析,确保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能够为社会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1、群众基础好
2、社区阵地好
3、干群关系和谐
4、干部工作热情
5、社区工作得到
上级重视
6、干部内部团结
7、领导班子团结,
目标明确
8、窗口服务齐全
9、有社区底商
10、入户率高
11、组织机构健全
1、基础配套不够齐全
2、年轻干部经验不足
3、闲置底商没有得到合
理利用
4、创业就业基地利用率
不高
5、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单
6、文化工作专业化水平
不足
7、社会工作专业化不足
8、居民教育形式单
村转居带来的历史遗留
问题
1、就业培训
2、失 地 农 民 有 在
旅游业方面更好创
业就业的机会
3、有 各 类 帮 扶 资
源(上级,共建单
位)
4、有 全 市 的 创 业
就业培训基地
5、干 部 管 理 机 制
(能上能下)
6、就业政策
1、服务人口老龄
2、居民文化素养
较低
3、就业整体带动
性差
4、居民参与社区
服务不高
5、年轻人就业率
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41
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4.5 社工机构要不断成长融入社区各类服务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内的社会工作者,要有社区共同体意识,主动融
入社区服务中。在本文的实例中,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工机构不仅能认真完成承
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还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党建、团建、工会、妇联等服务
中,在社区各项服务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升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
定程度上宣传了专业社会工作,也推进了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的融入程度。
3.5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局限和不足
3.5.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不强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两个社工机构都是在康巴什区街道社区治理体制改革中
应运而生。社工机构的负责人是社区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他们的身份决定了社会
工作只能是他们工作中的其中
部分工作,而不是全部工作。社会工作机构的运
行和发展缺乏专职人员的推进。近 5 年来,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社工机构中从
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专职社工只有 2 人,其他均为协助参与的社区工作者。这
两名专职从事社工服务的大学生,第
专业都非社会工作。这样的人才构成决定
了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专业性还需要进
步提升。
作者:作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任,谈
谈社区服务中专业性运用情况。
社工机构主任:虽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自我感觉社会工作专业运用
的不好。
是因为我已经毕业将近 8 年,在最初毕业的几年,我并没有参与过具
体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2015 年开始负责这块工作,我才开始重新捡回已经
学过的专业知识,但还是感觉对专业的理解不深刻,运用的不好。
作者:您认为影响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哪些?
社工机构主任:
是个人的身份问题。我的身份是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并
不是专职社工,虽然按照分工我是负责社会工作,但是实际上我还是需要以行政
工作为主。所以虽然做了很多项目,但是我做这块工作还是为了完成项目。二是
专业性不强。没有很好的专业督导老师,没有自上而下的督导培训机制,在服务
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还是靠自己研究解决,社工的专业性不能得到提升。三
是专业人才缺乏。社工中心从 2015 年成立至今,共招聘了 2 名社工,其中
名参
与了 2017 年的项目,之后就离职去了另外
个社工机构。截至目前社区社工中心
只有
名体制外的社工。这名社工从 2016 年开始参与到社区社会工作项目中。但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42
是目前还没有考取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证书,所以社工整体的专业能力不强。
(根据对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的访谈记录整理)
3.5.2 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欠缺
虽然目前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共有持证社工 7 人,但真正能够参与社区社会工
作需求调研、项目设计以及项目实施的只有 2 人,其他 5 名社区持证社工因行政
工作安排,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这就使得社区工作
者只是在形式上取得了社会工作专业资格,却不能将专业所学运用到社区服务中。
3.5.3 社区社会组织的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虽然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在近五年中培育孵化了 16 家社区社会组织,但最终在
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只有两家,占培育孵化总数的 12.5%。在对社区进行访谈时,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表示,社区目前真正运行良好的社区社会组织只有 4 家,其他
社会组织由于缺乏后期系统的培训和
定的项目扶持,目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作者:社区发展较好的备案型社会组织有几家?规模如何?发挥作用如何?
社工机构主任:截止目前,社区培育孵化出来的备案型社会组织有 4 家,分
别是乡音文艺队、宏达腰鼓队、七彩梦舞蹈队、圆梦合唱团,共有稳定会员 40 人。
发挥作用较好。
作者:其他培育孵化的社会组织目前的运行情况怎样?发挥作用如何?
社工机构主任:其他社会组织运行的不好,
方面没有系统的培训,另外
方面也没有
些资金或者项目支持他们发展。
(根据对社区社工机构负责人的访谈记录整理)
3.5.4 尚未建立起社会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会工作的推进和发展需要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康巴什区目前还未形成区
-
街道
-
社区三级抓社会工作发展的联动机制。社会工作单靠民政部门主抓,未能有
效联动组织、发改、人社、财政等部门,形成全区抓社会工作发展的良性机制。
康巴什本级近两年没有开展政府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工作。社会工作的
发展缺乏行业组织的推进。目前康巴什区社会工作协会还不能够发挥该有的行业
引领和专业推进作用。从社区层面来说,尚未建立有效促进社会工作在社区的融
入机制,最终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社区居委会自治服务的融合发展。
作者:当前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
社区党委负责人:
是社会工作发展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形成区
-
街道第 3 章 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尝试
43
-
社区三级联动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工作机制。二是没有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
居委会之间的深度融合机制。社会工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没有实现优势互补。三
是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资金、项目配套不足,出现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停滞现象,
2018 年至今的两年中,社区社工机构没有社会工作项目支持。
(根据对社区党委负责人的访谈记录整理)
3.5.5 失地农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不高
尽管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从 2015 年开始就已经实施社会工作项目,开展各类社
会工作专业服务,但失地农民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还是不高。从对 0
-
3 岁幼儿
家庭、儿童青少年、青年、中老年人的问卷中可看出,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专
业服务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见图 3.8
-
3.11)。
图 3.8 0
-
3 岁幼儿家长对社工的了解情况 图 3.9 未成年人对社工及服务的了解情况
图 3.10 青年对社工及社工服务的了解情况 图 3.11 中老年人对社工服务的了解情况
3.5.6 党建社会工作的探索没有形成体系
党建社会工作作为
个全新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和
实践基础。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在社区党员学习教育中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的
方法,取得了
定的成效,但关于党建社会工作的督导机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机
制还没有形成,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工作体系和组织保障。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44
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本章将结合前章梳理总结出的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成效、经验
和不足,对照失地农民的特征、问题和需求,提出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
作融入的建议,并将这
建议总结为
核三联五融服务模式(见图 4.1)。
图 4.1
核三联五融社区服务新模式
4.1 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4.1.1 老年人健康养老及精神文化生活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老年人集中,属于典型的老龄社区。健康养老及精神文化
生活方面有很高的需求。基于赋权视角,权力的赋予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层
次、人际层次、政治层次。社会工作要分别在个人层面、人际层面和政治层面给
予失地农民中的老年人赋权。在个人层面上:
方面要给予老年人生理上的健康
指导、生命关怀等服务。另
方面要给予老年人心理上的情感陪伴、情绪疏导等
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支持。社会工作也要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链接社会资源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养老服务等健康养老方面的专业服务。在人际层面要可
以运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和社区支持系统,发挥朋
辈群体作用,促进老年人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从而更好的处理其人际关系。在政
治层面上,社会工作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优势,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老年人文化体育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举办社区老年听
证会,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等多种方式促进老年人参与社区政治文化建设
[23]
4.1.2 残障人士康复及养老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45
残障人士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
个重要领域。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更是残障
人士集中的社区,应该强化残障人士的关心关爱。在服务内容上采取
社会工作+
心理学+社会学
的方式,通过
个案工作+心理咨询
的方法介入, 利用社会工
作者
服务提供者
的角色, 对残疾人进行个案访谈, 通过残疾人主动向社工咨
询或是社工向残疾人提供咨询服务, 深入了解残疾人具体情况和需求, 给予残疾
人更好的尊重和理解。通过
社会工作+社会整合
对各种残疾人资源进行协调统
, 促使残疾人关爱服务内容尽可能全面和深入, 无论从生理、心理、社会参与、
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服务, 促使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等基本
服务得到更多的满足。在此基础上,通过
社会工作+项目服务+科研推动
创新
服务形式,
社会工作+政府购买+专项财政+社会资源
拓宽资金渠道。最终形成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民政部门+社会力量
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关心关爱残障人士
的良好氛围
[24]
4.1.3 未成年人个人成长
通过对失地农民中的未成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兴趣培养、亲子关系调适、健
康文娱活动参与是未成年人的三大主要需求。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应该以社区党群
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五位
体的服务
模式,通过开设家长课堂、青少年校外成长课堂、社工课堂等多种方式,建立起
社区工作者、家长、老师、未成年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共同关心下
代的长效
机制。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活动三大直接服务方法策划活动提供服务,
满足未成年人多样性、个性化需求。
4.2 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扩大居民自治参与主体
4.2.1 鼓励居委会成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
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服务综合能力,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
工作
三社联动
工作机制,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社区,而社区居委会是落实
各项民生服务政策的根本单位。要想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居委会成员应
主动了解社会工作、学习社会工作,通过参与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社
会工作的价值观、理念和方法有进
步的掌握,为精准发现社区居民需求,对接
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4.2.2 实施社区培力工程,培育发展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46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
员,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有助于社区社会组织更有针对
性和专业性地服务社区,对于提升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自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见
图 4.2)。
图 4.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各主体的关系
[25]
深化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通过
整套培力机制培养和提升居民的归
属意识和参与能力。
是提升居民自主能力,特别是培育具有社区意识与公共精
神的社区人才。二是提升实务能力,尤其是获取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建构与管理
方案的能力、为方案或计划进行募款的能力及动员民众支持社区关心议题的能力
等(见图 4.3)。
社工机构在做好失地农民安置社区
进城乡贤
人才培力工程的基础上,应
该加大对社区
在地能人
的培养,形成
进城乡贤
+
在地能人
互动互促型
人才培力工程,凝聚社区各类能人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共同力量。
图 4.3 社区培力机制的主要内容
[26]
4.2.3 建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协商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47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
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与十九大报告相比多
民主协商
科技支撑
,这是新发展的新总结,也是新形势的新要求。
2015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
支持人大、
政府、政协、党派团体、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开展协商
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依法管理,健全与相关社会组
织联系的工作机制和沟通渠道,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开展协商,更好为社会服务
[2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要求,
不断丰富社区协商民主形式,拓展社区协商民主的范围和领域,增强社区协商民
主的时效性,充分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协商的基本权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
协助社区建立线上+线下两大协商平台,完善协商制度,营造协商氛围,以提高居
民对于社区关注度,提升居民主动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以社区议事厅、党员会客
厅等协商平台为载体,联合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党群议事委员会、志愿服务队
等多层面的社区协商组织,有力实现协商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解决与失地农民利
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拉近社区与失地农民的距离,真正做到
想群众所思,讲群
众所想,解群众所需
[28]
。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促
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功能,不断完善沟通能力、公关能力、谈判能力以及代
言人等能力, 努力在社区协商民主中占据
定的分量。
4.3 强化顶层设计,促进社会工作长远发展
4.3.1 完善社会工作政策保障
建立由康巴什区委组织部抓总,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
医疗、卫生以及群团等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制定出
台《康巴什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出台社区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
激励、保障政策。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和岗位的购买力度,同时加强对社会工作
服务绩效的监督和评价,以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社
会工作社区化、在地化发展,深化实施
专职专岗(职业化)+参与式培养(专业
化)
双管齐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社工留在社区、深耕社区
[29]
4.3.2 加大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力度
政府购买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
项重要改革任务。建立健全政府购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48
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深入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
设、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内在要求。失地农民地区应广泛实施向社
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政策,增加购买金额,扩大购买渠道。通过加强政府购
买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牵头、激励、示范作用,不断引导企业、基金会和公民力
尽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捐赠,促使社会闲散资金集聚起来,成为社会工作服务机
构资金来源的另
蓄水池
[30]
。应加大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购买社会工作专
业服务的力度,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提供更
多的支持,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4.4 促进社会工作融入社区群团服务和文化建设
4.4.1 创新群团服务
顾东辉认为
群团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结构相同,要素组成相同,功能作用相
类。把握群团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各自特性,互相汲取对方优点,恰是两者互动共
进,进而促进民众最大幸福应具的实践智慧
[31]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要建立
团组织+社会工作
的工作体制框架。社区群团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质、场地支持,
社区社会工作提供专业化的群团服务。在弥补群团组织工作不足的同时为社会工
作者提供新的服务平台,最终通过社区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联互通、并
肩同行,实现共同参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共同助力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治理
的目标。
4.4.2 深化志愿服务
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志愿者能力提升为重点,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志愿者招募、
志愿者能力培养、志愿服务组织培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按照社区居民提出志愿
服务清单、社工机构梳理志愿服务项目、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统筹规划项目,支
持社区在地组织承接志愿服务项目的四步工作法,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在地化、常态化。最终形成社区服务人人参与、志愿精神人人传递的社区公益服
务氛围,更好的促进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情感融入。
4.4.3 促进文化融合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49
要作用
。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始终成为社区文化引领和文化融合的推动者、示范
者、促进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党群
干群文化创建活动,通过社区的文化融合,有效促进失地农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
情感融合,汇聚起社区治理的文化融合力。
4.5 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
针对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不足的问题,康巴什区级层面可以探索建
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准入制度,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程度,实现社区工作者全
员社工化。学习借鉴天津市做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社区社工员省级地方标
准,建立起社会工作员、助理社工师、社会工作师梯次结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
伍。对社区工作者实行
进门
前的社会工作强制性集体学习和
进门
后的社
会工作系统性培训学习。结合每年的社工师考试考前辅导班开展深入系统的社会
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对街道社区持证社工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探索出台街道社区
持证社工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开发注册登记和网上学习两个系统,让专业社会工
作伦理、知识方法和技巧武装社区工作者,推进社区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6 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水平
4.6.1 培养社会工作
线实务人才
依托已经在达尔罕社区建立的
社会工作实务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
社工学
。统筹学校、民政部门、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社区、社工机构等单位及组织,
以培养掌握社区综合业务和社会工作技能的复合型社区社会工作者为目标定位,
围绕社区品牌建设、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等议题,通过
论学习+案例分析+实务操作
三合
培养模式,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和综合素养。
4.6.2 培养社会工作本土督导人才
社会工作督导人才作为高层次社会服务人才,对于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
务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康巴什区应制定推进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
的意见,明确推进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实施
名督导
人才培养工程,全方位培养本土督导人才。采取上级选派督导+机构培养
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康巴什区发展与社区实际全面培养督导人才。民政及街
道部门应从资金和制度上支持社区社会工作从业者参加全国统
组织的督导培养第 4 章 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社会工作融入的建议
50
课程,引导其全面提升督导能力。
4.6.3 强化社会工作专业宣传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含了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特别是失地农民安置
社区,由于人口构成和文化层次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应该采取个别化
的策略。首先应该有明确的角色意识,不能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社区工作者,要
通过在社区开展的专业服务宣传社会工作。其次,社会工作者要结合失地农民安
置社区的地方特色有方向性的开展社会工作宣传,例如可以结合社区召开的居民
代表会议或者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另外,要充分运用微
信、微博、抖音等多种方式对社会工作理念进行广泛宣传,避免单调的理论宣传
和传统的文稿宣传。唯有让我们的专业被人理解, 让服务对象和旁观者明白社会
工作是什么, 才能逐渐形成妇孺皆知社会工作的社会氛围
[32]
第 5 章 总结与反思
51
第 5 章 总结与反思
5.1 康巴什区经验的推广应用
本研究的开展得到了康巴什区民政局、康巴什区农牧和水利局(原统筹城乡
发展办公室)、康巴什区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哈巴格希街道下辖各社区、社会
工作服务机构以及部分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个案研究基础
上的政策研究顺利开展奠定了非常必要的基础。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康巴什区为失
地农民安置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概况,就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
背景、经过、措施、经验、成效、不足、建议进行了细致地说明。
康巴什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转移率和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在社会工作融
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
定的成效。其探
索形成的融入经验和融入建议对类似地区或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研究和社会工作
的融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5.2 创新、不足与未来发展
5.2.1 创新
1)研究视角的多维性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虽然学界关于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服务都有了不
少多维度、多角度的系统研究,但是关于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研究
尚不多见。本研究对于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的研究,全面分析失
地农民与安置社区、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社会工作与社区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本土特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为解决此类社区的发展困境提供了可借
鉴的实践模式,也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性
党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全新领域,也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
次尝试。本研究中,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培养了党建社会工作者,在党建社会工作
者的策划实施下,开展了许多政治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党员群众反映甚
好的党建社会工作服务,因此为我国社会工作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发展领域。
5.2.2 不足与未来发展第 5 章 总结与反思
52
关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个案研究的局限性。个案研究
虽具有代表性,但也难免具有特殊性。由于缺乏对照,本研究难以给出确切的定
论本研究是否适应于任何
个社区。此外,笔者作为本研究的调查者,受本人能
力的限制,也会对研究结论产生相应的影响
关于未来的研究,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与社区工作者社工化培养是
个值得深入开展的研究。同时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如何实现社会工作方法与党
的群众工作方法互融互促也将会是
个很有意义的研究。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到
此方面的研究中来,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工
作提供更多的指引,同时也能够真正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
化发展。
5.3 结语
社会工作秉持的
助人自助
用生命影响生命
的价值观,平等、尊重、
接纳、同理等服务理念,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特别是
社区为本
整合社会工作实践,为我国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社区培
力、自组织培育、建构社区资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党建社会工作的
探索与实践不仅为社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员教育工作增添了新活力,也为社会工
作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社工让社区更美好
。希望我国各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
社区为本
的理论视野和整合为本的社区社会工作
实践,深耕社区。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积极回应国家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会治理
走向善治。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专业的中国特色社会
工作者。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 马丽娟,俞葵
.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物业自治管理研究
——
以银川市 Y 社区为例,现代经济
信息 2019,(17),468
-
470
[2]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文),引自民政部政府网站
[3] 张和清,杨锡聪
.《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4
[4] 陈子琪,董俊芳,郭梦霞
.
从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程度看拆迁安置社区的治理现状[J]
.
黑龙江
农业科学,2018(08):106.
[5]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思斌
.
新中国 70 年社会工作的探索与跨越[N]
.
中国社会
,2019
-
09
-
24(004)
.
[6] 杨旭;;善治理论视角下社区情感治理研究[J];学理论;2018(10):116
[7] 夏建中
.
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到社区治理
——
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J]
.
甘肃社
会科学,2019(06):24
-
32.
[8] 潘志峰
.经济发展有韧性 民生改善有保障
——
《内蒙古自治区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评读[J]
.
北方经济,2020(03):4
-
6.
[9]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
.
鄂尔多斯市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N]
.
鄂尔多斯日报,2020
-
03
-
17(004)
.
[10] 李晨
.
拆迁安置社区的协商治理研究[D]
.山东大学,2019.
[11] Solmon,B,(1976)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ressed Communit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2] 张和清,杨锡聪
.《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5
[13] 高玥
.
济宁市任城区社区服务管理研究[D]
.
新疆大学,2019.
[14] 朱学倩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拆迁安置型社区管理研究[D]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15] 陈雅丽
.
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4):173
-
176.
[16] 赵宇
.
社会工作参与失地农民社区治理的实践研究[D]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17] 周雅馨
.
走向善治: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D]
.
安徽大学,2019.
[18] 代明,袁沙沙.
国内外城市社区服务研究综述[J]
.
城市问题,2010(11):25
-
33.
[19] 钟韵珊
.
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
.
福建师范大学,2013.
[20] 张和清,杨锡聪
.《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5
[21] 赵孟营, 王思斌
.
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
--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
.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2001(4):129.
[22] 曹俊杰
.
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
.
内蒙古大学,2015.参考文献
54
[23] 张琦,梁玮霖
.
赋权视角下社区老年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
——
以哈尔滨市为例[J]
.
代商贸工业,2020,41(09):108
-
109.
[24] 王亚奇,宋庆兰.
社会工作+
模式下贵州省贫困地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介入研究[J]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4):67
-
71.
[25] 邵任薇,任昱萱.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研究
——
以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
为例[J]
.上海城市管理,2020,29(02):11
-
16.
[26] 胡雯,原珂,宣朝庆
.
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社区培力助力
三社联动
[J]
.理论探
,2019(04):81.
[2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全文),引自中国政府网站
[28] 蔡姗洁
.
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专业服务与枢纽平台作用
——
深圳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发展
纪实[J]
.
中国社会工作,2019(24):36
-
37.
[29] 胡 雯 ,原 珂 ,宣 朝 庆
.
社 区 治 理 与 服 务创 新 :社 区 培 力 助 力
三 社 联 动
[J]
.理 论 探
,2019(04):80
-
85.
[30] 鄂尔多斯市社会工作师联合会 刘振华
.
浅谈我市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启示和思路[N]
.
鄂尔多斯日报,2019
-
10
-
14(004)
[31] 顾东辉
.
群团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同构异涵[J]
.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04):5
-
11.
[32] 闫玉.
如何更好地宣传社会工作?
——
基于
心桥计划
项目的暑期实践反思[J]
.
社会与公
,2019(03):46
-
48.附录 A 街道党工委书记访谈提纲
附录 A 街道党工委书记访谈提纲
访谈地点:
访谈时间:
、基本信息
1.
年龄:
2.工作岗位:
3.工作职责:
4.工作年限:
5.
是否为持证社工:
二、访谈内容
1.
谈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产生的背景经过?
2.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与其他社区相比,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和本质上的不同?
3.
政府为失地农民提供的福利服务和公共配套服务主要有哪些?
4.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产生以来,街道主要开展的重点工作有哪些?有什么显
著的成效?
5.
失地农民当前的主要需求有哪些?
6.
当前为失地农民提供的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7.
是否了解并认同社会工作?
8.
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和定位应该是怎样的?
9.
当前街道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怎样?
10.
当前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
11.
就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提出意见和建议?
55附录 B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访谈提纲
附录 B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访谈提纲
访谈地点:
访谈时间:
、基本信息
1.
年龄:
2.工作岗位:
3.工作职责:
4.工作年限:
5.
是否为持证社工?
二、访谈内容
1.
谈你所在社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2.
社区服务的居民概况。总人口、失地农民总人数?其中半失地、完全失地
农民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分别是?
3.
失地农民的主要需求有哪些?
4.
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总人数、主要类型)
5.
社区成立以来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成效有哪些?
6.
当前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7.
详细介绍社会工作在社区的发展情况?
8. 怎样看待社会工作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有哪些成效?
9.
当前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
10.
就社会工作融入社区提出意见和建议。
56附录 C 社区居委会主任访谈提纲
附录 C 社区居委会主任访谈提纲
访谈地点:
访谈时间:
、基本信息
1.
年龄:
2.工作岗位:
3.工作职责:
4.工作年限:
二、访谈内容
1.
您在本社区的生活历程?
2.
居委会成员的构成是?
3.
当前社区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4.
社区居民代表?人,其中失地农民?人,社区发展较好的备案性社会组织
有几家?规模如何?发挥作用如何?
5.
社区居民自治的难点是什么?
6.
社区推进居民自治的主要举措是?
7.
居委会成立以来,是否参加过区级以上组织的外出学习?
8.
您是否了解并认同社会工作?
9.
社工的加入对居民生活有无影响?
10.
社工的加入对社区居委会工作有无影响?
11.
社工机构的成立,对社区居民自治有无积极影响?如有,具体表现在?
12.
最希望社工在哪些方面帮助社区或者居民?
13.
你怎么看近年来社工机构开展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14.怎样看待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服务与其他社区服务的差别?
15.
对于社区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期待?
57附录 D 社区专职副书记访谈提纲
附录 D 社区专职副书记访谈提纲
访谈地点:
访谈时间:
、基本信息
1.
年龄:
2.工作岗位:
3.工作职责:
4.工作年限:
5.
是否持证:
二、访谈内容
1.
社区党员的基本构成?
2.
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如何?
3.
您是否了解并认同社会工作?
4.
您认为社会工作能否在社区党员教育中发挥作用?
5.
您社区是否探索将社会工作方法运用到社区党员教育中?
6.
您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社区党员教育中有哪些成效?
58附录 E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访谈提纲
附录 E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访谈提纲
访谈地点:
访谈时间:
、基本信息
1.
学历信息、专业背景:
2.工作岗位及职责:
3.
是否持证社工,持证年限:
4.
专业经验及工作年限:
二、访谈内容
1.
本机构开展了哪些活动?
2.
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活动中专业性运用情况?
4.
影响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
5.
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
6.
当前社区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7.
社会工作在社区的发展情况?
8. 怎样看待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成效和不足?
9.
当前社会工作融入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还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10.
对社会工作融入社区的意见和建议。
59附录 F 社区党员、居民代表访谈提纲
附录 F 社区党员、居民代表访谈提纲
访谈地点:
访谈时间:
、基本信息
1.
年龄:
2.
职业:
3.
政治面貌:
二、访谈内容
1.
在社区的生活历程发生的具体变化?
2.
如何看待社区的变迁以及各阶段对生活的影响?特别是邻里关系方面。
3.
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是?(农民还是市民)
4.
如何看待社区社会工作者?
5.
对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总体评价?
6.
社工的加入对社区党员学习教育或社区服务有无影响?
7.
最希望社工在哪些方面为党员/居民提供服务?
60附录 G 0
-
3 岁家庭育儿需求调查问卷
61
附录 G 0
-
3 岁家庭育儿需求调查问卷
、宝宝及照顾人基本信息
A1.宝宝年龄
1. 0
-
4(含)个月 2. 4
-
6(含)个月 3. 6
-
9(含)个月
4. 9
-
12(含)个月 5. 1
-
2(含)周岁 6. 2
-
3(含)周岁
A2.宝宝出生到现在主要由谁来照顾?
1.
父母 2.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3.
保姆 4.
其他
A3.宝宝主要照顾人的年龄
1. 30(含)岁以下 2. 30
-
40(含)岁 3. 40
-
50(含)岁
4. 50
-
60(含)岁 5. 60 岁以上
A4.
照料人的文化程度:
1.
小学及以下 2.
初中 3.
高中或中专 4.
大专 5.
本科及以上
二、宝宝生活规律及家庭教育情况
A5.
您的宝宝经常和其他的宝宝在
起玩吗?
1.经常 2.
偶尔 3.
很少 4.
从不
A6.
您的宝宝经常在什么时间和其他宝宝玩?
1.上午 2.
下午 3.
傍晚
A7.
您的宝宝会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吗?
1.
会定期检查 2.
偶尔检查 3.
从不检查
A8.
作为宝宝的家长或照料人,您经常带宝宝到哪些地方活动?
1.
社区广场 2.
公园 3.
从不带宝宝外出 4.
其他
A9.
父母每天与宝宝互动的时间总计为?
1. 0.5 小时以下 2. 0.5
1 小时 3. 1
1.5 小时
4. 1.5
2 小时 5. 2
2.5 小时 6. 2.5 小时以上
A10.
作为宝宝的家长或照料人,您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知识吗?
1.
非常了解 2.比较了解 3.
般了解 4.
不了解
A11.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家庭教育知识的呢?(不了解可不选择)附录 G 0
-
3 岁家庭育儿需求调查问卷
62
1.
网络传媒 2.
书刊杂志 3.
专家讲座 4.
早教课程
5.
电视广播 6.
社区宣传 7.
其他
A12.
您比较注重对孩子哪些方面的教育?(最多选择两项)
1.
品德 2.艺术 3.
体育 4.
安全 5.
文化
6.心理健康 7.生活技能 8.
其他
A13.
作为宝宝的父母或照料人,您是否会将不良情绪带到宝宝照料或教育过程
中? 1.经常 2.
偶尔 3.
从不
三、服务需求
A14.
如果您有紧急事情需要外出,您会如何选择宝宝的临时照料人?
1.
叫家里其他人回来照顾 2.
托付邻居临时照顾
3.通过社区雇佣保姆临时照顾 4.送到临时托管所
5.
带着孩子外出 6.
其它
A15.
您对社工的了解程度?
1.
非常了解 2.比较了解 3.
般了解 4.
不了解,没听说过
A16.
如果社工在社区组织
些针对宝宝的服务或活动,您会带着宝宝参加吗?
1.
定参加 2.
考虑参加 3.
不会参加
A17.
您希望社区和社工能为宝宝提供哪些有益的服务?(最多选择两项)
1.
育儿讲座 2.
亲子游戏 3.
娱乐活动场地 4.
临时托管 5.
健康检查
6.
膳食营养指导 7.
日常护理(剪指甲、理发等) 8.
其他
A18.
您希望社区和社工还能为宝宝和您提供哪些服务,您有什么好的建议?附录 H 儿童青少年需求调查问卷
63
附录 H 儿童青少年需求调查问卷
、基本信息
B1、您的性别______ 1.
男 2.
B2、您的年龄______
1. 3
6(含)岁 2. 6
9(含)岁 3. 9
12(含)岁
4. 12
15(含)岁 5. 15
18(含)岁
B3、您现就读于______ 1.
小学 2.
初中 3.
高中
二、自我认知方面
B4、当你做
件事的时候,您会选择
1.
个人做 2.
和别人
起但合作较少 3.
与别人合作较多 4.
完全依赖别人
B5、你觉得平时最关心你的人是谁:
1.
老师 2.
同伴 3.
父母 4.
亲友 5.
没人关心
B6、你的心里话通常会对谁说:
2.
好友 2.
老师 3.
父母 4.
网友 5.
谁也不说
三、学习情况方面
B7、你现在的学习压力:
1.
很大 2
般 3.
很少 4.
没有什么压力
B8、你认为目前你的压力来自于
1.
作业 2.
考试 3.
升学 4.
课外学习 5.
家长 6.
老师
B9、你认为自己学习某项技能或知识的目的是?
1.
培养兴趣爱好 2.
加强自己的特长 3.
结交朋友 4.
增长见识
5.追求潮流 6.
其他
四、家庭关系
B10、父母在家都会和您聊些什么事情呢?
1.
学习 2.
品德教育,如讨论日常行为举止的适当性等
3.纯属谈心,如您最近的心情等 4.基本不聊天
B11、你最希望父母亲关心你什么?
1.
学习成绩 2.
需要 3.
情绪、感受 4.
交友 5.
爱好
B12、平时父母与你
起外出游玩吗?
1.经常,有时间都会陪我去 2.
偶尔,节假日会陪我
3.
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 4.
父母有时间,但没有陪我
五、生活及娱乐需求
B13、您的兴趣爱好是?(可多选)附录 H 儿童青少年需求调查问卷
64
1.
书法绘画 2.
棋牌 3.
跳舞 4.
唱歌 5.
游戏 6.
摄影 7.
手工制作
8.
看书 9.
体育运动 10.上网 11.
其他(请注明)
B14、您平常在哪里玩:
1.
网吧 2.
社区 3.
同学家 4.
街上游荡 5.
自己家 6.
居民之家
B15、您结交朋友的主要途径:
1.
学校 2.
亲朋聚会 3.
社区活动 4.
网络空间 5.
其他(请注明)
B16、寒暑假你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内容有哪些?(最多选三项)
1.
家务劳动 2.上网玩游戏、聊天 3.
兼职 4.
在家看电视 5.
体育运动
6.
走亲访友 7.
参加兴趣班 8.
社区组织的活动 9.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
B17、节假日期间,你每天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户外活动?
1. 7 点
9 点 2. 9 点
11 点 3.
下午 2 点
4 点 4.
晚上 6 点
8 点
六.
社工服务需求
B18、您知道社区目前有社工吗? 1.
知道 2.
不知道
B19、您了解社工及社工所提供的服务吗?
1.
知道且了解 2.
有听过,只了解
些 3.
听过,但不了解 4.
完全没听过
B20、您希望社工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呢?(可多选)
1.
学习辅导 2.
亲子教育 3.
技能培训 4.
文娱活动 5.志愿服务
6.
家庭关系处理 7.
劳动法律知识讲座 8.
健康知识培训
9.心理抚慰、情绪疏导 10.
信息咨询服务 11.
其它
B21、如果社工向您提供以上服务,您愿意接受吗?
A、十分愿意 B、看情况 C、不愿意(原因 )
B22、请问以下活动主题您感兴趣的有哪些?(可多选)
1.
学业指导 2.
亲子教育 3.
自信建立 4.
倾诉交流 5.
青春期教育 6.
社交训
练 7.
康娱活动 8.宣传教育 9.
兴趣培养 10.
健康知识讲座 11.
其它
B23、您对于我们开展青少年服务还有哪些建议?附录 I 青年需求调查问卷
65
附录 I 青年需求调查问卷
、基本信息
C1、您的性别______ 1.
男 2.
C2、您的年龄______ 1. 18
-
25 岁 2. 26
-
30 岁 3. 31
-
35 岁 4. 36
-
45 岁
C3、您的婚姻状况______ 1.
未婚 2.已婚 3.
离婚 4.
再婚 5.
丧偶
C4、您的文化程度:( )
1.
初中及以下 2.
高中、中专 3.
大专 4.
本科 5.
研究生及以上
C5、您的职业?( )
1.
公务员 2.企事业员工 3.
灵活从业者 4.
其他
C6、您的月收入( )
1. 1000 元以下 2. 1000
-
2000 元 3. 2001
-
4000 元
4. 4001
-
6000 元 5. 6000 元以上
C7、您在社区中居住的时间:( )
1. 1
-
6 个月 2. 7
-
12 个月 3. 1 年
-
2 年 4. 2 年
-
3 年 5. 3 年以上
C8、您家庭支出主要花在哪方面?( )
1.基本生活支出 2.
健康 3.
养老 4.
教育 5.
投资 6.
娱乐
C9、您愿意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比如:广场舞、义工、文艺活动等)吗?( )
1.
非常愿意 2.愿意 3.基本愿意 4.
不愿意 5.
非常不愿意
二、个人发展
C10、您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 )
1.经济来源 2.
子女教育 3.
养老问题 4.
健康问题 5.
婚姻关系
6.
婆媳关系 7.
就业及个人前途 8.
其他
C11、您觉得生活压力大吗?( )
1.
非常大 2.比较大 3.
般 4.比较小 5.
没有压力
C12、您认为自己应付及解决生活问题的知识与能力怎样?( )
1.
足够 2.还可以 3.
较为欠缺 4.
十分欠缺
C13、您迫切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限选 2 项)
1.
公司文化 2.
岗位知识 3.
管理技能 4.心理抗压能力 5.
资金筹集
6.
团队意识 7.
兴趣特长发展 8.
安全健康知识 9.
其他____________
三、家庭关系
C14、您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可多选)
1.
人际交往 2.
有心事,但无处倾诉 3.
家庭照顾 4.经济困难
5.
就业困难 6.工作压力大 7.
个人技能提升 8.
其他__ ______
C15、当您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您会怎样处理?( )
1.
自己解决 2.
找亲友帮忙 3.
找专业人士解决,如社工 4.
找居委会
5.逃避,不了了之 6.
其他________
C16、在您的家庭中,谁对家庭的影响力最大?
1.
自己 2.
配偶 3.
孩子 4.
父母
四、服务需求附录 I 青年需求调查问卷
66
C17、您有哪些兴趣爱好或最想参加哪些活动?(可多选)
1.
体育运动 2.
唱歌 3.
跳舞 4.
书法 5.
绘画 6.
读书看报 7.
棋牌游戏
8.
交友聊天 9.
看电视电影 10.
听广播 11.
手工艺 12.
其他
C18、您是否参加过社区活动?
1.经常参加 2.
偶尔参加 3.
没有参加过 4.
不感兴趣
D19、您
般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社区情况的?
1.
小区宣传栏宣传 2.
小区活动宣传 3.
网上查阅
4.
社区工作人员告知 5.
熟人告知 6.
其他
C20、您的闲暇时间
般有哪些?(可多选)
1.工作日白天 2.
晚上 3.
周六上午 4.
周六下午 5.
周日上午 6.
周日下午
C21、业余时间,您经常做什么?
1.
文化娱乐 2.
健身锻炼 3.志愿服务 4.
走亲访友
5.
外出郊游 6.
学习深造 7.
其他
C22、您希望社区举办哪类活动?(请在选项里选择,可多选)
1.
娱乐性(看电影、节日晚会、体育健身、歌舞表演)
2.
教育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文化宣传)
3.
公益性(社区服务、义工、义诊、义教)
4.互助性(邻里互助、社区帮扶
----
主题与内容视情况而定)
五、社工服务需求
C23、您知道社区目前有社工吗? 1.
知道 2.
不知道
C24、您了解社工及社工所提供的服务吗?
2.
知道且了解 2.
有听过,只了解
些 3.
听过,但不了解 4.
完全没听过
C25、如果有新鲜的形式陪您度过闲暇时间,您愿意参加以下哪些(限选 3 项)
1.
茶话会 2.
兴趣小组活动 3.
亲子活动 4.
趣味运动会
5.
各类比赛 6.
社区论坛 7.
做志愿者 8.
其他_______________
C26、您不愿意尝试的原因是( )
1.
不喜欢热闹 2.
平日太忙,想休息
3.
对现状很满意,不想改变 4.
其他______________
C27、您希望社工能提供哪些服务 D27、您希望社工能提供哪些服务(可多选)
1.
学习辅导 2.
健康护理 3.
技能培训 4.心理咨询 5.
文娱活动
6.
法律维权 7.
家政、出租房屋等信息服务 8.
子女教育 9.
老人看护
10.
求职信息推荐 11.志愿服务 12.
家庭关系处理 13.
其他__________
C28、如果您还有其他看法或者建议可以在下面填写:附录 J 中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
67
附录 J 中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
、基本情况
D1.
您的性别 1.
男 2.
D2.
您的年龄 1.46
-
55 岁 2.56
-
65 岁 3.66
-
75 岁 4.76 岁以上
D3.
您的学历 1.
小学及以下 2.
初中 3.
高中或中专 4.
大专 5.
本科及以上
D4.
您的健康状况 1.
良好 2.
般 3.
较差 4.
很差(请注明原因)
D5.
您的主要经济来源 1.工资 2.
社保金 3.
伤残津贴 4.
家人赡养 5.
积蓄或
利息 6.
收租或其他投资及营利性收入 7.退休金 8.
其他
二、日常生活及闲暇状况
D6.
您和谁
起生活(可多选) 1.
配偶 2.
子女 3.
孙辈 4.
独居 5.
其他
D7.
在本社区居住情况 1.
常住 2.
暂住,不经常在本社区居住 3.
每年或每月
固定在本社区居住
段时间 4.
其他
D8.
与您交往较密切(经常联系)的人有哪些?(可多选)
1.
家庭成员 2.
邻里 3.
居委会 4.
社区里的亲戚朋友
5.
社区外的亲戚朋友 6.
其他(请注明)
D9.
家中是否有孩子需要您的照顾?
1.
要照顾婴幼儿 2.
要照顾小学生 3.
有,但不需过多照顾 4.
不需要照顾
D10.
您日常生活中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什么事情上?
1.
照看孩子 2.
做家务 3.
看电视、电影 4.
购物 5.
娱乐休闲(包括
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书法、绘画、读书、手工等) 6.
旅游交友
7.
找人聊天 8.
其他
D11.
您参加过社区提供的哪些服务或组织的活动?
1.
健康咨询和检查 2.
文体活动 3.
专题讲座 4.
户外康乐活动
5.志愿活动 6.
从未参加过 7.
其他
D12.
您未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的原因是?(只 D10 题选择第 6 项的回答)
1.
身体不佳 2.
没有时间 3.
没有得知相关服务信息
4.
活动时间与自己的闲暇时间不吻合 5.
其他
D13.
般在哪个时间比较方便参加社区内提供的服务或组织的活动?附录 J 中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
68
1.上午 2.
下午 3.
晚上 4.
周末节假日 5.
没有空余时间
三、社区社工服务需求
D14.
您听说过或了解社工吗?
1.
很了解 2.
般了解 3.
不了解 4.
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
D15.
在日常生活中您出现矛盾、问题或者遇到了困难
般会向谁求助?
1.
家人或亲戚 2.
邻居 3.
朋友 4.
社区工作人员 5.
专业社工
6.
警察 7.
自己解决 8.
其他
D16.
您认为在社区内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各类专业性服务或活动应由谁来提供?
2.
专业社工服务机构 2.
其他社会组织 3.
社区居委会
4.
社区志愿组织 5.
其他
D17.
您有哪些兴趣爱好或最想参加哪些活动?(可多选)
1.
体育运动 2.
唱歌 3.
跳舞 4.
书法 5.
绘画
6.
读书看报纸 7.
棋牌游戏 8.
交友聊天 9.
看电视电影
10.
听广播 11.
手工艺 12.
其他(请注明)
D18.
目前,您最希望社区为您提供哪类服务?
1.
健康咨询或检查 2.
娱乐休闲活动及场所 3.
家政服务(小时工、
保姆、托管及其他日间照料) 4.
家庭矛盾调解 5.
精神慰藉 6.
餐饮
服务(社区餐厅或老年人小饭桌) 7.
联谊交友服务 8.
其他
D19.
您对本社区的服务或活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附录 K 残疾人需求调查问卷
69
附录 K 残疾人需求调查问卷
1.
性别:A、男 B、女
2.
年龄
3.
家庭住址: 小区
4.
文化程度?
A、没上过学 B、小学 C、初中 D、高中或中专
E、大学及以上
5.经济状况?
A0
1000 B1001
2000
C2001
3000 D3000 元以上
6.
婚姻状况?
A、未婚 B、已婚 C、离异 D、丧偶
E、其他
7.
目前的职业状况是?
A、个体户 B、商业 C、学生 D、失业或待业
E、离退休 F、其他
8.您的残疾日期是 年 月
9.您的残疾类别是: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言语残疾
D、智力残疾 E、肢体残疾 F、精神残疾
G、多重残疾 H、其他
10.您的残疾等级是
A
级残疾 B、二级残疾 C、三级残疾
D、四级残疾 E、未评级 F、不知道或其他
11.您觉得残疾妨碍到您的日常生活吗?
A、根本不妨碍 B、很少妨碍 C、有妨碍(
般)
D、比较妨碍 E、极妨碍
12.
当您发生残疾后,您的生活由谁照料?
A、父母亲 B、兄弟姐妹 C、亲戚朋友
D、保姆 E、自理 F、其他
13.
当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您通常会向谁求助?
A、父母亲 B、兄弟姐妹 C、亲戚朋友
D、残联或其他社会组织 E、其他
14.
在下列康复治疗中,您最需要的是附录 K 残疾人需求调查问卷
70
A、康复医疗救治 B、功能恢复训练指导 C、辅助器具配发 D、康复
知识宣传 E、心理辅导 F、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G、简单的劳动
技能培训 H、社会适应性训练
I、其他
15.您认为以下权利是否得到保障?
A、生活保障权 B、教育保障权 C、就业保障权
D、康复保障权 E、生活照料保障权
16.日常生活中,您有机会进行公共活动吗?
A、根本没机会 B、很少有机会 C、有机会
D、多数有机会 E、完全有机会
17.
如果有机会,您愿意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吗?
A、很乐意 B、愿意(
) C、不太愿意
D、不愿意 E、极不愿意
18.您日常的娱乐活动有哪些?
A、读书看报 B、看电视 C、和朋友聊天 D、下棋打牌
E、参与简单的康复运动 F、其他
19.您了解社区的公共娱乐情况吗?
A、了解 B、不了解
20.您有什么就业技能?
A、手工编织 B、文艺方面 C、其他
21.您有没有就业意愿?
A、有 B、没有
22.您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就业?
A、提供就业信息 B、提供就业培训
C、联系就业单位 D、社会减少就业歧视
E、政府支持 F、其他
23.您需要哪些方面的养老服务?(多选)
A、体检 B、日常探访 C、健康知识讲座 D、社区养老院
E、日间照料 F、其他
24.
以后机构开展
些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
A、是 B、否 C、正在考虑个人简历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09 中山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立项分析
  • 国家社科基金选题参考—应用经济学、管
  •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申报
  • 改善歼八II战斗机‘低速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