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申请书代写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代写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代写
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代写
科技查新合同报告代写
软课题研究报告代写
医学专题报告代写
课题项目验收书代写
课题论证代写
课题项目开题报告代写
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代写
调研课题代写
项目结项报告书代写
国家基金标书写作攻略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手册
代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论文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
科研课题基金申请书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医学论文 ·哲学政法
·护理保健 ·内科临床
·外科骨科 ·儿科妇科
·心血管病 ·案例范本
·艺术体育 ·建筑工程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理工科学 ·经济管理
·基础医学 ·其它方向

机构: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741287446@qq.com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址: www.lw777.com
QQ:741287446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其它方向
城市居住区设计与犯罪预防
添加时间: 2014-7-7 17:48:0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953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 郑蕾[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作为居民生活和城市资源的地域依托,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及空间环境与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环境及建筑设计来预防犯罪的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在犯罪预防道路上的新思路,笔者从建筑组合的形态设计、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基础设施的规划、绿化及停车场的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探讨居住区犯罪预防的新方向。

关键词:居住区;城市;犯罪预防;环境设计;情境预防

引言:

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特殊时期,城市人口高度集中,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外来人口增多、流动性强,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交织碰撞使得城市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中居住区犯罪滋生,这成了城市安全管理部门、犯罪学界等相关部门所密切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如何加强犯罪防控使居住环境更安全、更安心,是城市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前提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环境预防犯罪理论的萌芽与概述

早期的犯罪防控是原始地使用人力、物力来设置障碍,或通过刑罚、伦理、宗教等手段进行教化,但都不理想。18世纪中叶,英国伦敦的地方行政官亨利·菲尔丁首次提出预防犯罪需要清除诱发犯罪的原因和导致犯罪猖獗的条件。这一论断改变了以往消极预防的弊端,为预防犯罪指明了新的方向,开创了现代预防犯罪的新思路。[2]

犯罪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作为居民生活和城市资源的地域依托,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及空间环境与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样利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来预防犯罪,成为犯罪学、环境学、建筑设计学等领域所共同关心的现实问题。

利用环境设计来防控犯罪的理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境预防理论,就是鉴于时空、机会、条件等因素对犯罪人理性抉择和犯罪决策的影响,通过分析“人在什么情境下最容易犯罪”,针对某些特定的犯罪设计出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对犯罪可能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增加犯罪的风险和成本,减少可能的犯罪回报,减少犯罪目标所散发的吸引力等途径,以达到事前预防犯罪效果的一种犯罪控制方法。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进步

虽然情境预防理论发展至今不过二三十年,但翻阅中国古代有关记载,不难发现许多与该理论有关的朴素观念和具体实践。故事“孟母三迁”告诉我们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性格和行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古装剧里经常出现的更夫打更,也流露出古代朴素的情境预防的思想,通过加强专门巡视人员的巡逻和喊话提醒,敦促人们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也对潜在的犯罪人形成心理威慑。古代的城堡在设计中也会设置陷阱、吊桥等,防范敌人的入侵。这些例子都表明了犯罪的情境预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同时它也在不断发展中。

再看国外,美国记者简·雅各布斯在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对当时美国的高层化住宅楼诱发犯罪,以及城市的垂直化、郊区化发展模式侵蚀社区生活等问题进行了义正言辞的抨击[3],在她看来,这种趋势放弃了建筑沿街布置的传统格局,破坏了传统社会的生活形态,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淡漠和疏离,抑制犯罪的社会自然监控力大大减弱,而最安全的地方是居民可以轻松进行监视的区域。CPTED理论(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是犯罪学家杰弗瑞在1971年出版的《环境设计与预防犯罪》中所提出,杰弗瑞认为犯罪预防应考虑犯罪发生的环境和犯罪人的互动关系,都市的环境设计和规划要考虑减少人际隔阂,加强人际交流的需要。[4]杰弗瑞清楚地认识到,通过妥善的环境设计和规划,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加强,有效地预防犯罪发生。1973年美国建筑师奥斯卡·纽曼出版了《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来预防犯罪》一书,开创了“环境犯罪预防”的基础,提出可以通过“目标加固”、“监视加强”、“城市设计”等方式来减少犯罪的机会。破窗理论源于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所进行的一项实验:当一辆无人管理但构造完好的车子停放在旧金山的街道上,过了整整一周都没有遭人破坏,但一旦其中一扇车窗被打破则短短数小时车内物品全部被盗。一扇打破的窗户给居民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使彼此间尊重感消失,社会责任感淡薄,如不加制止就会导致整个街区的荒废和破败。日本犯罪学家伊藤滋在《城市与犯罪》一书中提到死角理论,该理论在对城市犯罪进行具体分析时指出,空间、时间、社会、心理四个方面都存在死角,并相互联系,相互重合而共同影响犯罪。[5] 任何一类死角都是诱发犯罪的危险因素,如果两类、三类甚至四类死角重叠,发生犯罪的危险性就依次递增[6],如图1。死角理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避免多类死角的重合和联系进而减少犯罪可能。

                                 1

三、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来预防犯罪

家是一个人获得生理和心理休息、满足的港湾,居住区的安全关系到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和心灵得到释放的程度,关系到市民的生产生活能否正常地进行。但是目前城市里的居住区犯罪率仍然居高不下,一般以入室盗窃、抢劫、诈骗、强奸等恶性案件为主。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六大方面来规划设计以预防居住区犯罪。

1、居住区建筑组合的形态设计

建筑组合是城市营造局部人居环境、局部社会环境、局部文化环境乃至局部景观环境的空间载体,是城市空间环境布局形态的重要内容,往往体现着城市的特色。[7]在居住区中,往往各个居民楼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各自组成一个小区或社区,加上小区内的绿化、道路、业主附属设施等,就成为多座建筑的一个组合体。犯罪分子要进入一幢居民楼作案前,必然会先进入这个小区的大环境,接触到这个建筑组合。当犯罪后逃逸时,犯罪分子也不可能越过这个大环境“插翅而飞”,因此组合建筑的规划手段尤为重要,通过空间和物理环境的设计给犯罪造成不易的条件,提高犯罪成本,以此来防控犯罪是城市规划学家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将建筑单体组合成群体,常见的设计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和散立式。[8]

2 常见建筑组合形式

如图2,行列式就是建筑按照特定的间距和朝向构成简单规矩的组合。行列式的景观较为整齐划一,由于排列规则、简单,也能很好的解决采光、日照、通风等问题。但这类建筑的空间视野狭窄,出入口也过多,布局形态不利于发挥空间监视和空间控制效应。同时,整个组合内的大型公共空间很难形成,不利于培养居民的公共防控观念和凝聚意识。针对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将最普通的简单行列式进行平移或交错,构成整体交错组合、单元错开拼接、单元断开拼接等形式来增加组合的犯罪防控性。还可以采用中国传统的“外面封闭,内部安静,空间层次丰富”的手法组织院落式空间,比如设置入口小建筑、以局部小型公共设施围合、以绿篱围合等,还可以在一侧行列尽端处加修与建筑连体的围墙,另一侧尽端处修筑群体内主要道路,道路外侧修筑独立围墙,出入口可开在围墙中间,增强居民的安全感。

四合院的古老建筑形式是通过一个院子把几间建筑围在其中,只设一个进出口,加强了居民的公共防控意识。周边式组合就是采用了四合院的原理,并且采取了巧妙的设计手段将四合院升级,采用双重周边、复合周边、自由周边等模式,将朝向和采光等问题弥补地天衣无缝。中间的空地也自然而然形成周围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加强了居民间的交往,树立了团队意识和主人公精神。并且利用中间的空地可以环顾到四周,加强对犯罪的监督作用。另外,可以创造多变的空间,适当切割过大的公共空间,改变空间的尺度,增加空间的层次,形成若干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如果双重周边、复合周边的两重建筑之间距离较小,应选用低矮植物搞绿化以开阔视野,加装路灯以强化夜间监控,自由周边的出入口数量应严格限制。

散立式组合虽然有开阔的瞭望视野,然而道路的组织非常困难,易于让居民进行非正式的日常监督的空间也很难开发出来,建筑单体看上去十分松散,没有一定的组织性,缺少必要的联系。但是如果采取相对散立、错位散立和周边散立的方式就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可以调整道路布局形式,建筑单体之间采用绿化或设置辅助设施等手法将群体结成有利于统一防控的整体。

在我们城市居住区设计中要避免采用简单的组合模式,应灵活、自由地混合使用这三种组合模式,从外形和尺度与地形结合来形成整体的立体空间,根据地形来设计住宅群体外形的观赏特点,常见的有分叉式辐射弧形排列、成组成团、混合式布局方式;结合地形、结合道路走向、结合周围景观布置住宅和其它建筑。混合的方式实用价值较高,且灵活多样、变化多端,但这种灵活多变绝非随心所欲或故弄玄虚,而是规划设计人员考虑到安全、舒适和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巧妙选择。组合设计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首先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然后在组合规律的约束中追求变化,在营造建筑群体布局形态的“主旋律”中突出特色。这种因地制宜的处理手法,不但节约大量土方工程,降低造价,而且可获得高低错落、曲折畹蜒、随景推移、丰富多彩的空间变化效果,同时开阔视野,减少或避免可能产生有空间死角,不利于监督。混合式组合给发挥犯罪防控效应提供了较大回旋余地,我们完全可辅以看似零乱实则有紧密内在联系的道路系统,从而创造出令罪犯望而却步的安全的空间环境。[9]

2、居住区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

住宅建筑是犯罪攻击的一大目标,因此在建筑单体设计上也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好建筑的外立面和顶面

                              3

如图3,在许多入室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了住宅正、背立面的阳台、窗户和顶面的天窗等。有的住宅楼为了防止入室盗窃等,在阳台上、窗上都安装了不锈钢防盗笼,看起来安全,实则给了犯罪分子攀爬入室的良好条件。还有一些住户为了美观等原因在窗户、阳台的设计中添加不必要的附着物,造成凹凸不平的立面,方便犯罪分子“立足”攀登。因此,在阳台的设计上,可以采用与外墙持平的室内阳台。国外研制了一种可伸缩阳台,要用的时候架出去,晚上不用的时候收回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利用空间、美观大方,而且也不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此外,还要注意落水管不易外露,空调架要采取防攀登的措施。

2)控制住宅的出入口

出入口是小区住宅中的第一道关卡,是进出的必经之地,防控犯罪的设计尤为重要。从传统的设计不难看出入口的特征就是门卫室,这只能给人们一个心理紧迫的暗示。为了方便监督和管理,出入口易少不易多,住宅楼一般在背立面的一个单元只开一个门,并且要妥善处理门与两边墙体的位置关系,以免形成遮蔽门口的角落,这样所有进出门口的人都能暴露在公共视线当中,方便居民的日常监督。此外,还可以在出入口处设计供人停留的休闲空间,如长椅、报刊栏,可以让等人的居民坐下来休息或者看看报纸,无疑给居民有了一种温馨的感觉且增加了相互交流的场所,能够形成无形的监督,给犯罪人施加压力从而不敢靠近。

3)注重设计楼内多层次空间的组合

居住区的建筑有高层、多层、底层和独栋等分别。以高层住宅为例,由于高层有电梯、楼梯间以及两侧长形走廊的组合,很容易形成难以被住户所观察到的空间死角,让犯罪分子有藏身之处。因此,在设计住宅楼时,应将各使用单元、单元楼上下层之间以及同一层的各个户之间要保持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防止住户一旦关上大门便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密室”。要把各单元之间容易形成盲区和死角的地方变为一个半公共空间,如设置一些绿化和椅子,让大家的节奏慢下来,也方便居民日常的共同监视,以增加住宅内部空间和社会之间的中间层次,避免私人空间直接转换到公共空间。如图4

                  4

4)其他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我们不能忽略了一些预防犯罪的小细节,比如:设计住户的门时,要将木质纤维板分户门改为钢门或加防盗门,加高低层住宅的围墙、缩小门窗铁栅间的间隙,调整落水管和避雷针的安装方式、改进阳台门插销等。房间内的适当照明也很重要,夜晚家里没有人的时候点一盏灯,可以让罪犯分子误认为家里有人而不敢贸然闯入,能有效防止入室犯罪的发生。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开始大量普及,许多新建的高档小区里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可以直接监控到楼下单元门口的视频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可疑人员进入单元楼。还能将一部分以预防犯罪为目的自动控制系统编入家庭微型计算机程序,间接或直接预防罪犯或嫌疑分子的接近或侵入,根据情况果断地阻止或回避罪犯,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3、创造公共活动空间、加强邻里守望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的互相照应、互相关心营造了社区的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也有了家的感觉。这样的关照落实到犯罪预防角度上讲,就是邻里守望,要求居住者们互相保持一种警觉,时时留意社区内、单元楼里、邻居家有没有可疑人进入,形成了无数双眼睛的监控,无疑让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极易被暴露和察觉。据介绍,美国有20%的家庭居住区都实行了邻里守望制度,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参加了这一活动。加拿大人口中有25%左右参加了邻里守望,“大家来防控犯罪”的口号在全国逐渐普及。[10] 在英国,第一个邻里守望项目于1982年建立,十年之后全国发展到八万多个,覆盖了四百万个家庭,平均不到六户当中就有一户是邻里守望的成员。[11]

    如今中国城市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林立,很多住宅区的住户把家门一关就不再往来,邻里之间的关系冷漠,互不相识,极不利于开展邻里守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小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扬·盖尔认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见面促进了邻里间的交往。”[12] 因此,我们应当划出一些公共空间来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之间的见面和交谈。公共空间可以是社区或小区内的室外空间,如主题广场、绿化公园、儿童游乐场、篮球场等,也可以利用公共设施形成室内的公共空间,如一些新型建造的楼盘给业主们提供了专业的会所,居民们可以在闲暇时到会所里娱乐、健身等,增进了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互相关照和监督,树立社区主人公的精神。

4、居住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

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设计是否合理是评判一个小区生活环境水平的标准,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居住区的安全状况。一些基础设施如路灯、邮筒、电话亭、垃圾箱、花坛绿化物、喷水池、长椅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工障碍物,加强过往行人和居民的监督,集中管理、整齐有序的自行车停放处、停车场也能给犯罪人以心理威慑,不敢贸然闯入有良好管理的社区。

此外,派出所、社区委员会、居委会也应当合理地安排在社区内,一方面方便居民反映情况,增强心理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方便片警和社区管理人员的巡逻和监督,尽可能地避免空间死角。

5、绿化设计

社区绿化规划中常用的一些茂密的灌木丛和作为隔离使用的篱笆等绿化极易遮蔽周围行人的监控视线,成为犯罪人的藏身地。因此要慎用此类的植物,尽量选择遮蔽空间较少的树木,如图5,并且要经常进行园丁的修剪和维护,每天要有人对绿化进行管理和清洁等工作。

5

另外,若是在居民楼旁栽种了高大的树林,很容易被犯罪人利用攀爬而破窗而入,因此,门窗附近如果有高大的植物栽种,要确保没有较高的旁枝可以用来攀爬。绿化带内也要保证充足的照明。小区公园内的道路要保证通畅,避免过于曲折的视线轴,能让进入公园的居民从各个角度观测到内部动态,并应设置明显的出入标识。

6、停车场设计

                             6

住宅区内的露天停车场应尽量沿建筑的一侧布置,对于面积广阔甚至多层的地下停车场,应当合理设计停车场中的通道通向住宅单元的入口,并且在停车场内设置明显而易于识别的指示牌,标明各条道路所通向的单元号。另外,居住区停车场的出入口不易设置较多,一般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为宜,否则不利于行人的安全,也增加了管理人员和车库保安的管理成本。

车辆行驶的路线应当与居民的不行路线相区分或相互隔离,也可以通过区分步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标高来保证行人的安全,一般来说,步行道的标高应高于停车场和车行道的标高。此外,为了保证车速不至过快而发生可能的碰撞事故,在车库的出入口应当设置“驼峰”,有利于司机自觉地降低行车速度,如图6

四、情境预防理论的局限性

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适用情境预防理论时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和成果,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及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来区别适用。此外,情境预防的方式虽然弥补了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的缺陷,但不能脱离这两种预防方式而独立发挥作用。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仍然是引起犯罪的最根本原因,在适用情境预防的同时也不能停下发展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的脚步,要让这三种预防方式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

另外有观点还认为情境预防只是导致犯罪转移或犯罪置换,犯罪并没有消失,只是从一个不利于犯罪的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未实施情境预防的地方,从某些被加固的目标转向一些普通的、易下手的目标。不能否认这种情况客观存在。但情境预防对于激情犯罪和机会犯罪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一旦这种外界环境所传达的刺激不复存在,行为人也不再会刻意去寻找犯罪机会。对于那些目标明确、经过周密预谋的犯罪以及经验丰富的累犯来说,收效并不明显。

随着城市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型犯罪日益增多,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黑客可以足不出户地盗取有用信息。情境预防理论这一针对环境的规划设计来预防犯罪的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值得我们在这一道路上做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孔一:《犯罪预防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2. 李春雷、靳高风:《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张远煌:《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 王牧:《新犯罪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英]戈登·休斯:《犯罪预防——社会控制、风险与后现代》,刘晓梅、刘志松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 ·雅可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7. []伊藤滋:《城市与犯罪》,夏金池、郑光林译,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

8. 翁里:《犯罪侦查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加里·贝克尔,吉蒂·贝克尔:《生活中的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  []道格拉斯C诺斯、罗杰尔L米勒:《我们身边的经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1. 徐超汉:《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2.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 张滋生、汤啸天:《预防犯罪导论》,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

14. [美]罗宾·保罗·麦乐怡:《法与经济学》,孙潮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16.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7.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18.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类:

1. 翁里、潘建珍:《城市规划与防控犯罪之理论初探》,载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 胡云腾:《1978-2007 30年刑事犯罪案件数据对比分析》,载于《法制资讯》20083月刊。

3. 张滋生:《论预防犯罪的地位及主旨》,载于《法学杂志》1996年第1期。

4 王发曾:《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犯罪防控效应》,载于《地理研究》2006年第4期。

5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五)》,载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6. 梅尔文·L·特克、比尔·斯珍妮:《环境设计与预防犯罪——“塔拉哈斯模式》,李殿强编译,载于《公安研究》1994年第3期。

7. 沈国娣、徐菲繁:《城市犯罪防控与环境设计》,载于《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2期。

8. 王发曾:《城市犯罪中的非公共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载于《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

9. 毛媛媛、戴慎志:《犯罪空间分布与环境特征——以上海市为例》,载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3期。

10. 刘红蕊:《我国环境犯罪防控研究》,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2月(上)

11. 毛媛媛、戴慎志:《国外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的剖析和借鉴》,载于《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第23卷第4期。

12. 郑高键、谢杰:《城市和谐的安全保障:犯罪预防战略措施及其整体优化》,载于《犯罪研究》2009年第2期。

13. 韩敏:《情境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和预防》,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5月(下)。

14. 于静:《城市空间环境与城市犯罪》,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5.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五)》,载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6. [美]波斯:《拥挤和城市犯罪率》,载于《城市事务季刊》1976年第11期。

17.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载于《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8. 戎雪梅:《谈环境预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犯罪防控》,载于《公安学刊》2004年第1期。



[1] 郑蕾: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助理检察员,13738183285baoqingtian88@163.com

[2] 张滋生:《论预防犯罪的地位及主旨》,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1期,第28页。

[3] []简·雅可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5页。

[4] See: Ray Jeffery,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Sage, Publications, Inc.1997, pp. 10-11.

[5] [日]伊藤滋:《城市与犯罪》,夏金池、郑光林译,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174页。

[6]  张滋生、汤啸天:《预防犯罪导论》,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0页。

[7]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252页。

[8]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81-458页。

[9] 戎雪梅:《谈环境预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犯罪防控》,载于《公安学刊》2004年第1期,第42-44页。

[10] 张滋生、汤啸天:《预防犯罪导论》,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11]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载《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52页。

[12]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09 中山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立项分析
  • 国家社科基金选题参考—应用经济学、管
  •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申报
  • 改善歼八II战斗机‘低速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