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申请书代写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代写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代写
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代写
科技查新合同报告代写
软课题研究报告代写
医学专题报告代写
课题项目验收书代写
课题论证代写
课题项目开题报告代写
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代写
调研课题代写
项目结项报告书代写
国家基金标书写作攻略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手册
代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论文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
科研课题基金申请书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医学论文 ·哲学政法
·护理保健 ·内科临床
·外科骨科 ·儿科妇科
·心血管病 ·案例范本
·艺术体育 ·建筑工程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理工科学 ·经济管理
·基础医学 ·其它方向

机构: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741287446@qq.com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址: www.lw777.com
QQ:741287446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高等教育
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研究技术路线图
添加时间: 2022/10/5 13:40:4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579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主体临床医学(5+3”一体化)刚刚招收五届学生,各

校尚未获得一个培养周期的专业办学实践经验,对5+3”一体化的培养目标、课

程改革、职业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等问题有待系统思考、实

践、探索和寻求改革方案,加上教学执行层面对5+3”模式的有关国家宏观层面

的政策、制度背景和要求研究并不多,诸多微观操作层面应进行哪些改革、采取

何种措施,更是缺乏完整的思路。尤其本科教育阶段,是5+3”专业的核心和主

体,如果缺乏对本科教育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必然会影响整个规范化阶段人才

培养质量。本研究将突破固有的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和培养方案,以

培养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探

索为重点,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经验和成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统筹的观点,

融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科学理念,采取模式改造或重构、系统完善设计为策略,

尝试在现代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观念重塑、过程再造和深刻变革,致力于构建起

体系完整、要素协同、机制顺畅、质量保证体系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的新模式,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为卓越医生教育改革与创

新提供有益借鉴。

1.2.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关键和瓶颈问题,也是一

个及其复杂的体系。本课题在对背景、现状研究后,应用了系统论、协同创新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全人教育理论等科学原理,努力构建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培

养方案和模式,有效解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职业

道德教育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改革支撑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期

待对医学院校推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发挥一定的作用。

2)实践意义

首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是教育部推进医学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工

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项目推行以来,据课题调

研,各承担项目院校有关本课题的系统研究还未见到有紧紧围绕卓越医学人才培

养模式构建及其保证体系展开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和社

会效益,其成果将对推动试点院校改革,提高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提供

有益借鉴。

其次,本研究第四章从教育管理专家、教师、住培学员三个维度进行了大量

的调研,优化和构建了卓越医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吉林省近千人的调研,

其结果和数据具有重要价值,为各医学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体系的构建

及指导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丰富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内涵。

其三,结合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医学教育改革实际情况,分析了现行人才

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实践管理经验,有助于引起医学教育管理者对医学

人才培养的重视,更加了解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找出培养中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革对策,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实现卓越医生教育的目标最根本、最紧迫的是如何遵循卓越医学人才成长规

,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并创新其相应管理体

系。本论文研究以此为背景,以系统论、协同创新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全人教

育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刻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和问题,借鉴国内

外医学院校经验和成果,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及保证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时代

和社会的要求。

1.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综合讨论我国现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

演变轨迹及主要缺陷。

2.通过综合对比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的有关研究进展,充分了解医学人才培

养的新动态、新模式。

3.在总结我国医学本科教育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调查问

卷,调查了解我国现行医学人才培养体制下的培养现状和效果。

4.在国内外研究、进行省内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种现代教育理论,初

步构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体系架构。

5.结合前期工作成果,总结教育管理经验,对比分析得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

的有关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1.4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检索是迅速而准确利用各种工具,在各种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中找到

研究所需的情报资料的活动。文献分析法则是根据相关课题和研究内容的需要,

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的文献报道和资料,同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

综合,最终凝练出评述性说明的过程

[10]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来搜集各种资料,阅读各种文献,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

的了解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过程、历史背景和有关概念等各种资料,进而归纳总

结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内涵。本研究以“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教育模

”“医学教育”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Proquest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百度和Google等进行检索,找到的这些文献不仅为本研

究展现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且更深刻了解到我国医

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医学教育的内涵。

卓越医生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共出现126篇文章,博士论文仅1

篇;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搜索为700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仅270篇,

在结果中检索“卓越医生”,出现文献仅为5篇,说明关于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的文献并不多。本研究拟在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的有关要素进

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现行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优缺点,结业我国的实际需要

和实际国情,参考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人才发展趋势,提出有利于医学院

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2)问卷调查及访谈法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

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

了解被试对于某一问题的看法与意见。问卷调查有着很多的好处,如比较实用,

并且花费低,耗时少,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反映所调查的问题,并且由于搜集到

的样本资料比较多,使得调查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而如何更好的使用调查问卷

法,其核心就是如何有效正确的设置问题,如何准确的选择被试对象以及如何利

用调查到的结果

[11]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可以针对本文重点研究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多维

度对不同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一是开展了临床专业医学专业学生问卷调查,从学

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掌握知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

查;二是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提问。三是

对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及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利用有关的统计软件对

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访谈法就是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来搜集整理事实材

料,材料内容应该客观公正,不带个人偏见,以此来准确的通过抽取的样本来代

表调查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遇到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时,要充分考虑访

谈对象的代表性和覆盖面,要向不同类型的人群全面的了解和访问,以获得不同

类型的资料。

访谈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特别复杂的程序和场地就可以进行,通过

各种简单的交谈方法就能够得到所需的材料。同时利用集体访谈的方法还可以更

加高效的获得所想要调查的资料,同时可以使参会的人员卸下心理负担,踊跃发

言,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再进行回答,并且能够受到其他人员的回答内

容的启发,能够获得更加充实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在访谈阶段设计了专家访谈

提纲,对于不能参加座谈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电话访谈或者一对一访谈,并

根据访谈的内容整理设计写作思路和问卷内容。同时根据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有

关要求和内容,在深入调查中将访谈对象锁定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承担有关

课程的老师以及学校的管理者,以充分了解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希望能为卓越医生培养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3)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国外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比我国现行培养模式,寻找国家

间培养模式的差异,系统的对比两者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一方面可以深入了

解我国培养模式的特征,另一方面使我国医学院校更有效的借鉴标准,找出适合

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改进的策略提供帮助。

4)系统分析法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到研究问题、

理论研究、调研分析、模式建立、解决问题,都充分体现着模式建立的整体性、

开放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引用了系统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之一,进行探

索和研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是贯穿本研究的一条主线,分别论证的不同章节是

构成本研究的子系统,并统一于构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大系统中,在对策

研究章节,更是建立了各种系统模型,因此系统分析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专家咨询法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使用至今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改进演化,

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信函询问的方

式来进行调查和交流。与其他的专家访谈或预测方法不同,他有三个主要的特点,

即具有匿名性,可以多次进行反馈,能够利用小组进行统计回答。采用德尔菲专

家咨询法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以此方法获得的调查问卷能

够更真实的了解医学生对于教学的具体需求,以及其已经具备的医疗素质,并分

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卓越医生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为改革有关教学及培养方案

提供建议。

1.5技术路线

研究逻辑:研究目标—调研归因—比较借鉴—根源探寻—模型构建—保证体

系确定目标;确定研究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构建模式,实现模式的保证体系和机

制等调研归因;问卷、访谈、文献为基础,归纳影响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

素和环节;

分析借鉴:分析国外医学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及保证体系构建方面的特

点,作为借鉴;

根源探寻:深度揭示影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最主要要素及其内在关

系,挖掘深层根源;

模型构建:以系统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来构建模型,包括覆盖范

围、模式运行程序、机制和组织结构等。

保证体系:制定系统的管理、体制、机制、师资、监控体系,保证模式实现

的基本条件。

1.1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研究技术路线图

1.6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难点

1.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机制探索以及将

教育理论恰当地融入、指导研究,形成研究的创新与突破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

问题。

2.卓越医学人才本科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一体化培养与有效衔接。

3.研究的拓展。社会大背景与环境对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影响。

4.如何回归精英教育本质、卓越医生的学科交叉融合培养。

5.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视角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构建保证体系构

建。

2)创新点

1.融入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揭示人才

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2.提出了新观点。本研究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克服了改革研究的局部、表

浅和散在性。

3.建立了新体系。建立了“三位一体”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卓越医学培养

模式改革将丰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1.7本章小结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宏观背景,即社会经济和卫

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是国家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的重要

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

题,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章较详细地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论文框

架与研究内容、说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与创新点等。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分析法

系统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对有关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行界定和明确。本研究以

"卓越医师’’、“中医师承教育""医学人才培养”等为关键词,通过PubMed

Springer、知网、万方数据等国内外学术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纸制图书与资料,

对国内外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改革、师承教育研究等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形成对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整体科学认识。

1.3.2历史研究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古代中医教育、近现代中医教育和当代中医教育发展状况的

回顾,总结分析中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对策,进行未来的展望。

1.3.3案例分析法

本文以中国师承教育为主的中医教育改革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收集与整理,

并以案例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其发展的现状运行模式等问题。

第一章引言

1.3.4比较研究法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外医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同时对

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1.3.5问卷调查法

一是开展了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查。针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

作的指导老师、继承人和管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课题的研究和调查访谈,

了解师承教育过程要素。二是开展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要素调查,利用SPASS

统计软件对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为中医教育模式改革提供

参考。

技术路线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09 中山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立项分析
  • 国家社科基金选题参考—应用经济学、管
  •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申报
  • 改善歼八II战斗机‘低速性能’的方法